广西:用影像记录乡土文化

广西:用影像记录乡土文化

2018广西民族志影展日前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这已是广西民族志影展第5次精彩亮相。2012年,为致力于挖掘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广西民族博物馆创办了广西民族志影展,通过来自民间的镜头,讲述民间故事,挖掘乡土文化,记录淳朴乡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影展有意识地进行了“铜鼓文化”专题征集,共征集到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瑶、壮、布依等民族的6部铜鼓文化纪录片,让观众近距离领略各地的铜鼓文化,也使得影展进一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1.村民扛起了摄像机

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部山区,聚居着一个明末清初迁徙至此的壮族村落,村民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龙脊梯田,承袭了悠久的壮族传统文化。在龙脊古壮寨,壮族同胞至今坚守着使用传统石磨手工磨制豆腐,经过一双双农家巧手磨出来的豆腐,新鲜嫩滑,口味香醇,备受食客青睐。

这是2018广西民族志影展“乡村单元”纪录片《龙脊豆腐传统制作技艺》中的片段。纪录片摄制者,是龙脊村村民潘庭芳。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已近古稀之年的潘庭芳此前参与了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信息资料中心的建设,博物馆建成后便留在中心工作。2014年参加广西民族博物馆培训后,潘庭芳每天有意识地拿起摄像机,在村寨里记录自己的民族文化。

在广西,像这样来自乡间、记录乡土文化的拍摄者还有很多。自2004年起,广西民族博物馆依托全区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借助录音、文字、影像等手段,开展了以记录、整理、展示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记忆工程”。2011年5月,随着来宾市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建成开放,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逐步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随后,广西民族博物馆在全区各个生态博物馆实施“文化记忆工程”配套项目——“乡村纪录影像培训计划”,对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及社区居民进行民族志纪录片拍摄技能培训,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记忆工程”项目中。通过培养村民影像创作者,用镜头“搜索”身边具有传承、保护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工艺,记录那些正在黯然远去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俗,影片完成后在生态博物馆所属社区循环播放,成为村民自我教育与对外展示的影像教材。

为检验“文化记忆工程”实施成果,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12年底创办了以民族文化和传统记忆为主要题材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纪录片展”,这即是广西民族志影展的前身。

“在举办纪录片展期间,我们发现了广西传统民族文化的诸多闪光点,对各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事项进行了深入归纳梳理,以便建设民族影像数据库。”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王頠介绍,由乡村工作者、社区村民拍摄的纪录影片,虽没有恢宏的叙事、精妙的剪辑,但拍摄者长期扎根于社区,参与度高,直面自我,显得尤为质朴珍贵,“这也让我们萌发了将影展规模逐渐扩大,打造更好更高水准的民族文化展示平台的想法”。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在长期的生态博物馆田野实践工作中获得了许多关于乡村影像发展的新认识、新见解,取得不少学术成果。“我们十分关注生态博物馆社区反馈,进行追踪、反哺,积极帮助乡村工作者、社区村民更新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王頠说。

2.“感到抢救文化的重要性”

村民拍摄的乡村民俗,学生拍摄的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爱好者拍摄的“非遗”项目……各式各样的民族影像作品,又一次在2018广西民族志影展中相聚。

本次影展中,由河池市南丹里湖瑶族乡怀里村村民王财金等人创作的纪录片《啦唎》获得了文化遗产贡献奖。啦唎是白裤瑶的传统乐器,“我们花了两个月时间拍摄和剪辑,记录了啦唎的选材、制作、吹奏及使用禁忌等。”王财金说,自从被列入影展项目后,经广西民族博物馆人员指导,大伙儿越来越感受到抢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自开展“乡村纪录影像培训计划”以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共培训全区各个生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及村民420余人,发掘和培养了一批诸如南丹白裤瑶、龙胜壮族、融水苗族、金秀瑶族等优秀影像团队和个人,涌现出《火龙窑》《瑶族黄泥鼓制作》《不织茧的金丝蚕》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有的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有的在专业学术团体中获奖。

2017年,融水苗族、南丹白裤瑶两个团队,分别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和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等两个国家课题立项,成为两个国家课题中首个由村民承担的子课题。

“我们鼓励乡村工作者和村民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教会他们拍身边人、记身边事,以其独有的思维、视角记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龚世扬说,博物馆还扶持各个生态博物馆因地制宜举办乡村影展,并组织优秀乡村纪录影片到各个生态博物馆所属社区进行巡展,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乡村纪录影像在全区民族生态博物馆扎根。

受广西民族志影展的启发,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每年都在民族传统“年街节”期间举办“白裤瑶乡村影像展”。“影展不仅在当地最热闹的里湖街放映,还巡回走入白裤瑶村寨中,每次村民看到大屏幕中的自己和熟人,都会兴奋不已。当看到一些逐渐消失的习俗和工艺,大家就会议论纷纷,讲述当年的情形。”影展负责人何春说。

3.扶持壮大创作新生代

如何吸引和凝聚年轻人,是广西民族志影展从创办之初就在探索的问题。2013年举办的第二届影展,首次打破只有生态博物馆乡村纪录影片参展的局限,开始尝试与高校合作。通过在南宁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举办宣讲会,征集在校大学生的拍摄选题和方案,经过甄选后以立项扶持形式签约11部学生纪录片。

从此,广西民族志影展的另一重要计划——“新锐导演扶持计划”正式开启。这个计划旨在鼓励高校大学生参与到民族志纪录片创作中,透过他们的镜头来观察、研究民族的发展和变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民族历史、文化与生活。同时,培养和壮大新兴的民族志纪录片导演力量,促进民族志纪录片学科的发展。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激发本民族群众的文化自觉,尤其要发动广大青年积极参与。”龚世扬肯定地说。

“民族志纪录片的制作理念和手法,与我们所学专业有很大区别。纳入‘新锐导演扶持计划’后,我们看了许多参展影片,了解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拍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影片《老口船家人》导演、南宁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陈海云说。

“拍什么、怎么拍,完全我们自己说了算。”了解到“新锐导演扶持计划”后,南宁师范大学学生高超和学校影视传媒协会的10多名同学商议,决定拍摄一部关于“南宁老友粉”的影片。他们历时4个月拍摄的影片《老友纪》,获得2013年影展“最佳影片奖”。后来,影片先后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上放映,还获得了不少奖项。

百色学院教师滕韧曾参加过一届影展,2018年他又带上团队参展,是本次影展送选作品最多的团队。他们拍摄的3部作品《壮族提线木偶戏》《壮族织锦技艺》《德保麦秆花篮》,关注的都是当地的“非遗”项目。其中,《壮族提线木偶戏》入选优秀影片。“很多东西可能将来都看不到了,我们能做的就是用镜头留住这份民族记忆。”滕韧让学生参与到记录本民族文化的工作中来,并通过纪录片教学与传播,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自“新锐导演扶持计划”实施以来,已有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11所高校的30余名青年导演获得项目支持,完成了31部优秀影片。为培养更多本土的民族志纪录片导演,广西民族博物馆分别与南宁师范大学、贺州学院合作共建培训和实习基地,尝试将民族志纪录片理念和方法引入高校课堂,也借助高校力量共同推动乡村影像的发展,以实现合作共赢。

4.立足广西与面向世界并举

“乡村影像单元”是创办广西民族志影展的初衷,也是影展持续关注的重点。

“影展的成功举办,让我们坚信数字影像技术必将给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鲜动力。为更加广泛地吸引社会力量的关注和参与,经过论证后,我们对单元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原来乡村工作者、社区村民拍摄的纪录影片纳入‘乡村影像单元’,根据拍摄者的身份另外设置主展映单元、新锐单元、广西非遗单元和特邀单元等,同时也完善了评审机制,将影展提升为全国第一个民族志影展。”广西民族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梁志敏说。

为此,广西民族志影展不仅强调“广西元素”,还将其定位为一个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国际民族志影展。广西民族博物馆先后与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特罗姆瑟国际电影节、极地光影电影节等开展合作,并在影展期间举办学术论坛,共同探讨和推动中国影视人类学科发展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广西民族志影展有针对性地面向“一带一路”相关的东盟国家征集民族志影片参展交流,至今已有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的《共欢》《皈依》《魂归何处》《老虎的徒弟》等优秀民族志影片参展,增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民族志学者的沟通交流。

“了解到广西民族志影展后,我们将‘语言复兴’项目研究中所拍摄的纪录片带到南宁。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很多中国同行,交流了文化遗产影像化保护经验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回去以后,我们也将这个影展介绍给泰国同行,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泰国民族文化影像到中国展示和交流。”2018广西民族志影展特邀影片《危机下的语言》导演、泰国玛希敦大学教授诗丽潘说。

此外,广西民族志影展得到了挪威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支持,《萨米长调约尔克》《北极超级巨星》等一批讲述北欧萨米族群生活现状的优秀纪录片作品,使得广西民族志影展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