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为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作出重要贡献。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1927年7月15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即大革命),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革命彻底失败。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毛泽东同志在发言中指出,党中央所犯错误中的一个错误是不认识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同志的意见切中了大革命失败的要害,也为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这段话后来成为党创建、领导和掌握人民武装并进行斗争的行动纲领。
军事专家姚有志说,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丰富无比,战略实践精彩无比,可以用三个“真如神”来概括:建军治军真如神;用兵作战真如神;理论创造真如神。毛泽东一生当中亲自指挥和亲自参与指挥的战役和重要的战斗有250多次,按照他自己确定的打歼灭战标准,胜利在99%以上,而且自身毫发无损。这个纪录,古今中外的一切军事家都没达到。拿破仑一生指挥了60多个重要战役和战斗,比毛泽东少四倍,而且拿破仑指挥的两场关键性的战略性战役都失败了,当了两次俘虏。毛泽东的军事著作量之丰、量之大,思想内容之科学前无古人。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字数在600万字左右。在指挥“三大战役”的过程中,毛泽东先后写了上千份电报,有些战役写了几百份,有的一天就写十几份。毛泽东军事理论创作最丰硕的年份是1938年,在这年的5月份里,他写的军事文书有200多份,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论持久战》5万多字,用一周时间写成,这个速度也是惊人的。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地位作用,拓展和规定了我军新时代使命任务;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引领,鲜明确立了军队建设的时代主题;提出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发展的战略指导;提出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强调政治建军是立军之本,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进一步明确了强军兴军的战略布局;提出军队要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加强练兵备战,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进一步明确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的根本导向;提出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提出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着力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进一步明确了武警部队建设的永恒课题和时代要求;提出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独创性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为强军打赢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广大官兵自觉把爱党之情、报国之志、强军之行统一起来,坚定信念、忠诚使命,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人民军队临绝地而再造、浴烈火而重生、逢生机而勃发,开创了强军兴军新局面。
(三)“钱袋子”要管好。诚所谓“家中有粮,心里不慌”,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管好“钱袋子”是治国理政的根本要求,任务艰巨。
要管涨,让“钱袋子”充裕起来。发展经济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仅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上看,富国是强兵立国的决定因素。社会愈是前进,战争愈是发展,战争的胜负就愈加依赖和取决于经济条件。经济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加强国防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不仅是暴力的目的,而且是暴力的本源,是进行战争和建设强大国防的物质基础。恩格斯指出:“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经济的条件和资源帮助‘暴力’取得胜利,没有他们,暴力就不成其为暴力。”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强调:“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在历次革命战争中,他总是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敌我双方的物质力量对比,用以创造夺取胜利的条件。比如,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发展生产,厉行节约,加强军事工业的建设”等主张,把取之于敌,用之于敌的方针纳入“十大军事原则”之中,逐步改变了敌我力量对比,保证了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原则。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力和国防力不断得到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着力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跃升,中国富裕了,人民的钱包鼓了。不可否认,当前中国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但“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新情况,我们都会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保持中国经济稳定”,面对全世界新闻媒体,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做出了中国政府的郑重承诺。
要管常,把过“紧日子”思想刻在心中。“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马克思所论述的廉价政府,就是精简的政府、勤俭节约的政府、有限的政府、廉洁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与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作风一脉相承。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既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风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模范践行的表率。早在1934年1月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响亮地提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划下一条清晰的红线。在率领中国共产党赴京赶考之前,他殷殷嘱咐全党要始终保持“两个务必”。建国初期,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毛泽东同志更是反复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问题,他指出:“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糟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会侵蚀人的精神世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生活越来越富,各方面条件也越来越好,但富裕决不是奢侈浪费的“通行证”。2019年3月5日,他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他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党和政府坚持过“紧日子”,就是要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指导工作,压缩财政开支,减少财政赤字,反对铺张浪费,让“钱袋子”更加鼓起来。
要管长,把权力装进制度的铁笼子里。制约监督国家权力,确保“手莫伸”,是马克思主义法治学说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既强调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重要性,也强调法律权威的作用,他们指出:“所有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政党或阶级,就其本性来说,都要求由革命创造的新的法治的基础得到绝对承认,并被奉为神圣的东西。”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内的每一个公民都要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的权威。“共产党人不谋私利不搞特权,始终代表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方向!”为此,马克思主义阐述了加强国家权力制约监督的思想。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思想,主张“对于这种违反苏维埃政权的法律,不公正地对待农民的人(公务人员)必须进行无情的斗争,立即解除他们的职务,给予他们最严厉的制裁”。1918年,当列宁得知莫斯科革命法庭从轻判处了4名犯有贪污和受贿罪的工作人员后,不禁拍案而起,立即致函俄共(布)中央请求纠正这种“判以轻得令人发笑的刑罚,这对共产党员和革命者来说是可耻的行为”。在列宁的坚持和催促下,最终有3名被告各被判处了10年徒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毛泽东同志对新中国法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新纪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制原则和思想,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同志更注重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在公审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张子善严重贪污案大会召开之前,曾有高级干部考虑到刘、张两人在战争年代有过功劳,向毛泽东说情。他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毛泽东说:我建议大家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刘青山、张子善被处以死刑。枪声一响,举世震惊。老百姓说,这两个人头换来了中国官场上至少20年的廉政。“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党的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令其痛心疾首:“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紧接着,新时代,党中央从作风建设这一“先手棋”开始,反腐败风暴席卷全党全军全国。一手严厉“打虎”“拍蝇”,一手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制度机制,明确纪委职责定位,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擦亮巡视利剑,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改革司法体制制度,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净化政治生态,在这场“输不起的斗争”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仅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的5年间,全国共查处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人;2014年以来,共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3453名、追赃95.1亿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路子,书写了一个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崭新篇章。
征途如虹,信心无限。牢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托,加固“笔杆子”,掌握“枪杆子”,管好“钱袋子”,就要领会精髓要义、增强认知认同、坚定信念信心。只有变成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我们有理由坚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强“笔杆子”、掌握好“枪杆子”、管好“钱袋子”的理念与行动,一定会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610739169。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