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走心把好事办好

用情走心把好事办好

走进各级党政机关,在正门或大厅醒目的位置,最常见到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任何时候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都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时不时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明明也是一件好事情,最终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遭到群众的反感甚至反对。好事没办好,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背后都有个共性,就是脱离实际,筹划时“想当然”,部署时“下命令”,推动时“一刀切”,本质上都是犯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错误。

把好事办好,必须解决两个前提。一个是要科学决策。这需要通过深入调研、论证比选,妥善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坚决杜绝以好事之名搞政绩工程。另一个是要群众拥护。基层群众人口结构多样、价值取向各异,决策者切不可“剃头担子一头热”,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带着深厚感情去做工作,充分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如果说科学决策解决的是顶层设计的问题,那么群众拥护解决的是地基基础的问题,两个前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解决好了前提之后,把好事办好的关键,落实在“办”字上面。怎么“办”?

首先要认准路,即找对解决问题的办法。2002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福建武平铺开,因涉及利益关系复杂、困难重重。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深入了解农民诉求后,提出了先解决好“钱从哪里来、树要怎么砍、一家一户怎么办”三个问题。武平县以此为遵循,一步一个脚印探索推进,其改革模式现已成为全国“样板”。思路决定出路,只有看清了方向再迈步,才能有效“破题”、少走弯路。

其次要铆足劲。好的政策与群众受益之间横着一道“沟”,需要持之以恒抓落实。笔者记得有道高考看图作文题:一个人要找水,在地上挖了很多井,深浅不一,有的地方即将打到水,但因为没有继续深挖下去,该人始终滴水未获。当前改革发展已经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如果没有抓实实抓的精神和滴水穿石的韧劲,又怎能掘出浸润民心的甘泉?

再次要拿捏好度。譬如扶贫工作,挂钩帮扶最能体现干群鱼水情深,但个别地方要求“周周走访、月月总结”,干部苦不堪言、群众也不胜其烦。事情总是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才是真的好。

毛泽东曾不止一次地说:“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为民兴利除弊。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战士,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把好事办好,注意事项千万条,用情走心第一条。只有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才不至于让惠及百姓的好事沦为“画饼”“鸡肋”,才不至于让有利发展的好政策变成“空中楼阁”。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