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调研手记

精准脱贫调研手记

1

地处桂北的融安县泗顶镇原来因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当地村村通上水泥路,家家喝上安全饮用水,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当地群众在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全力奔小康。图为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 人民图片供图 韦荣军/摄

2

要想富,先修路,稳定脱贫还得靠公共服务。图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那伟村扶贫水泥路航拍。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供图

3

生态旅游成为新型产业。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以加快实现“中国生态旅游强县”为目标,逐步形成生态、旅游、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大格局。图为国庆黄金周期间大量游客在龙脊梯田景区观赏金秋美景。 人民网广西频道供图

4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在基层,服务在基层,成效也在基层。广西许多驻村第一书记穿起印有名字和职务的马甲,方便群众熟识。图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大新村整架苗寨,扶贫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向苗族贫困户了解收入情况。 龙林智/摄

广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挂念广西贫困群众,2015年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2017年在视察广西时,都反复强调要用绣花功夫实施精准扶贫,让老区和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2018年,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总书记专门题词“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这既是对广西奋进新时代、实现新跨越的伟大号召,也寄托了对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让民生保障“壮”起来、人民生活“美”起来的殷切期望。

广西全区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下定决心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我到广西工作之后,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推进情况和贫困户生活状况,专门请自治区扶贫办编印了《广西深度贫困地区现状纪实》图册带在身上,每次下乡调研都“按图索骥”,随机选择几个贫困乡镇、贫困村屯和贫困家庭去现场看看,目的就是要真正抓住“精准”这个关键。一年多来,我先后到14个设区市、38个贫困县、56个贫困乡镇、83个贫困村屯和100多户贫困家庭实地调研,一方面深深感到全区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满怀对党和总书记的感恩之情,另一方面也深切认识到我们的任务依然艰巨,群众对改变面貌充满进一步的期待。

成败系于产业“造血”

——脱贫攻坚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大化县“七百弄鸡”品牌越来越响,龙胜、三江、巴马等地旅游扶贫人气兴旺,边境地区贫困群众每年边贸分红几千元,都安县“贷牛还牛”、“贷羊还羊”模式群众齐口夸,融安县金桔网上卖得欢……贫困地区通过发展产业,端上脱贫致富的“金饭碗”。

2018年6月12日,前往大化瑶族自治县调研。先在县城换乘越野车,在崎岖山路走了两个半小时到达七百弄乡弄平村,下午沿土石路步行半个小时,又顺着陡峭湿滑的羊肠小道攀爬20多分钟,终于进入极度贫困的弄兄屯。对这片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仍被眼前景象深深震撼:

一望无际的大山,人们分散居住在深山坳里,住着半干栏式或全地居式木房子,底层“住”牲口,上层住人,上下层以木板相隔,牲畜粪便臭味透过缝隙直往上冒。“碗一块、瓢一块”的山窝石缝地,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石缝地只能种少许玉米,人吃,猪也吃。靠着稀少又贫瘠的石缝地,谋生真是不易,几乎谈不上产业发展。贫困也在祖祖辈辈中传递下来。

类似这样的地区,我后来还去了都安、东兰等深度贫困县,进一步认识到,这些地方之所以贫困,普遍性的原因就是自然条件恶劣,缺乏产业。

找不到产业、找不准产业,往往让许多贫困群众“有力无处使”,渐渐失去信心,失去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总书记看得十分准,找到了“穷”根。和乡亲们交流时,他们对我谈得最多的话题、最大的期盼,就是希望加快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为更好地解决产业缺乏问题,我们制定了《全区有扶贫任务县(市、区)特色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遴选出78个特色产业,让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县级确定“5+2”主导产业,村级确定“3+1”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特色产业,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层面予以支持。基层干部群众非常欢迎这一政策。各地越来越重视产业发展,很多贫困地区立足自身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逐步探索出一些颇具代表性的产业发展路子。

特色种养成为首选。种植和养殖是农民群众千百年来的经营传统,也是最有基础、最容易突破的领域。特色种养、生态种养帮助一大批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大化瑶族自治县从遍地石头山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以本地鸡为重点,打造“七百弄鸡”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县养殖规模达170万羽,一批贫困群众靠养鸡而脱贫。

生态旅游成为新型产业。广西一些地方虽然贫困,但山清水秀生态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发展观光旅游、康养休闲等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我在龙胜、三江、巴马等贫困县调研时,看到当地充分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休闲农庄、农家乐等旅游扶贫产品,引来八方游客,确实是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旅游部门的同志告诉我,近年来全区乡村旅游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辐射带动300多个贫困村(屯)走上了致富路。

边境贸易带动了产业发展。广西的8个边境县(市、区)中,5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片区县),其他3个脱贫攻坚任务也很重。现在,他们利用“跨一步就是越南,走两步就是东盟”的区位优势,用好国家边民互市贸易优惠政策。边民们从事运输服务,每天能挣一两百元;到边贸加工厂打工,每月能挣三四千元;年老体弱的边民通过参加边民互助组,每年也能分到好几千元。过去贫困的边境正逐步成为致富的“金边”。

大石山区发展产业,是产业扶贫中最难的,是下一步工作必须着力攻克的难关。我们请教业界顶尖专家,系统梳理区内外的成功典型,专门编制了《大石山区扶贫产业发展实例》,供全区各地参考,帮助大石山区的贫困乡亲找到更多致富路。

在调研中我也进一步认识到,随着产业扶贫的大规模推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重要。一些贫困村屯的产业发展依旧停留在各家各户单打独斗;一些地方同时推进种植养殖,产业出现同质化现象,种养规模扩大了,市场销售难题又来了,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还有一些贫困户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子,想干不敢干、想干不会干……

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前端抓好技术支撑,中间抓好生产组织,后端抓好市场营销,逐步形成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扶贫产业链条。

组织群众,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目前,农村普遍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缺人才,仅靠群众自身难以解决产业发展难题。龙头企业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加工、营销、人才等方面优势,可以很好地把分散的贫困群众组织起来。去年和今年,我两次前往扶贫联系点百色市田阳县巴某村调研。第一次去时,村支书告诉我,很多贫困群众想养鸡,但养鸡既缺乏销售渠道,又容易发瘟病。我建议他们寻找合作伙伴,他们与华润五丰公司合作发展生态养殖,统一管理运行、供应鸡苗、供应饲料并保价回收。第二次我去时,不到一年时间建成的养殖区每年可吸纳20户贫困户参与养殖,每户可获得利润约3万元。有这样的产业支撑,群众对如期脱贫信心满满。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在产业扶贫中,也是因为龙头企业参与,创新探索了“贷牛还牛”、“贷羊还羊”模式,组织群众向企业贷牛犊、羊犊,养大后再卖回给企业,覆盖近10万贫困群众,贫困户年均增收近3000元。

组织群众,还要挖掘释放农村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农村电商的飞速发展正给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带来以前难以想象的变化。位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柳州市融安县,是“中国金桔之乡”,以前金桔销路不畅,每年都有不少烂在果园里,令人心痛。近年来,融安县通过电商扩大金桔销路,逐步打响了“融安金桔”品牌,去年网上销售金桔3万多吨,销售额超过10亿元。目前,全区农村电子商务覆盖率已达92.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产业扶贫很艰难,但只要找准路子,踏踏实实、久久为功加油干,就一定能让贫困群众早日端上脱贫致富的“金饭碗”,依靠劳动过上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的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不能一搬了之

——“交钥匙”不等于“安居”,加强后续扶持最关键。土地、山林权益不变群众才放心,配套服务齐全群众才定心,因地制宜搞产业群众才安心,家门口就业挣钱群众才开心。这些工作做好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才能真正融入新家、安居乐业。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老人看病、小孩上学、年轻人找工作,比以前方便多了。”在田林县百花寨、西林县普合苗族乡平安村、隆林县城西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才搬出山的群众纷纷告诉我。

这些安置点位于广西最西端、同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百色市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我新年调研首站就选择了这些地方。

三个县山高沟深,乡亲们过去不敢想,现在真的有了美丽的新家。搬进新房的群众家家门口贴着火红的对联,脸上笑容发自内心。

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极度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十三五”时期,广西共需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万人。规模之大、任务之重,不难想象。

动员老百姓搬出来,是第一道难关。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很多群众内心不舍得,让他们心甘情愿搬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县乡干部告诉我,以前就有不少群众搬出来后不习惯,又搬了回去。那坡县德隆乡昂屯村达兵屯,名副其实藏在大山深处。这样一个瑶族村寨的村民出行,就靠一条蜿蜒陡峭的泥巴路。热情的瑶胞把我迎进木屋,手拉手坐下来,久久不愿松开。从交谈中得知,屯里的贫困群众靠种植八角、杉木、油茶为生,周期长、收入低,虽然有34户已经搬迁,但还有29户担心政策有变而不愿搬迁。

为保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顺利开展,我们明确了相关政策,群众搬出来后,原来的土地和山林权益不变,给他们吃了“定心丸”;对搬迁户发放搬迁住房补贴,通过引建“扶贫车间”等帮助搬迁群众就业,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为加快工作进度,我们在全区500多个集中安置点实行县级领导“八包责任制”,集中力量攻坚。经过一年多努力,全区共投入建设资金430多亿元,落实项目用地3400多公顷,竣工安置住房16.8万套,现已搬迁入住69.4万人,搬迁入住率达99.7%。

搬出来后,稳得住更为关键。去年国庆前夕在龙胜各族自治县调研,晚饭后8点多临时起意到住地附近的安置小区“老乡家园”看一看。这个小区建设得挺好,但少了“人气”,不少人家窗户看不见亮灯,连续敲了几家房门都没人应,最后在七楼才敲开搬迁户吴广文的家门。他对我讲,全家9口人,搬进110多平方米的新居后,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小孩读书、老人看病方便多了,但找到稳定的工作还不容易,为此他父亲还住在50多公里外的老家房子里,舍不得撂荒几亩山地。

“跑那么远回去种地,不划算也不现实。”“老乡家园”的情况显然不是个案,“交钥匙”不等于“安居”,搬迁后还有原村屯耕地林地管理、安置点社会治理、后续跟踪扶持等大量工作要做。贫困群众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出来后,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改变,在安置区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必须引入社区治理模式,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服务,持续帮扶,让搬迁群众更好融入安置地社会,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截至去年底,广西已在安置区配套建设389所幼儿园、406所小学、370所医院(包括卫生站或医疗诊所)、258个农贸市场,建立269个安置点社区党组织、267个安置点社区委员会和180个社区移民服务中心,继续对搬迁群众跟踪帮扶,让搬迁群众在安置区可以更加便利、更高质量地就学、就医、就业、创业,对安置区的归属感明显增强。

贫困群众易地搬迁,最担心的是就业收入问题,有稳定收入来源,才能留得下来、过得安心。河池市南丹县易地搬迁白裤瑶群众的做法值得称道。他们从一开始就规划建设“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安置房2471套,安置贫困群众1.35万人。单门独户的安置点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融入牛角、鸟枪、鸟笼、瑶王印、陀螺等瑶族文化元素,民族风情十分浓郁。通过“易地扶贫+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大力发展民俗旅游等产业,让这个曾经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走上了持续脱贫致富的康庄路。

都安县永安镇易地扶贫搬迁点安乐新区的扶贫车间,也很受群众欢迎。当地引进电子玩具企业,无偿为贫困户开办技能培训班,培训合格后直接招收进厂,可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人均月收入2200元以上。我去调研时,车间里的工人高兴地说:“从山上搬下来后,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党的政策真是好!”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今后依然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从安置区孩子们的灿烂笑容里,会深深感到:搬出来了,就播下了美好生活的希望;稳定住,就迈进了新生活。

“两不愁三保障”是底线任务

——要想富,先修路,稳定脱贫还得靠公共服务。田林县路通财源进,融水县教育扶贫成效好,大新县健康扶贫解民忧,危房改造受益广,大石山区饮水安全有保障。打好“3+1”攻坚战,贫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才能更直接、更充实、更可持续。

“以前群众最欢迎民政局长,现在最希望交通局长来,因为改善基础设施成了大伙最大的期盼。”我在桂黔交界的天峨县调研时,当地干部群众告诉我。

田林灵芝、天峨珍珠李、凤山茶油……广西不少贫困山区都有“绿色宝藏”,但由于基础设施滞后,名优农特产品“藏在深山人不识”的现象并不少见。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要求我们“推进重点领域集中攻坚,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作为脱贫攻坚的“五场硬仗”之一,以大会战形式推进贫困地区水、电、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截至2018年底,全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

路通了,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今年1月中旬,我到田林县调研,这里丘陵连绵,九成以上是土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不少名优农特产品“翻不过山”。如今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进屯的路、水、电基本都通了,县际路网建设还在不断推进,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芒果扶贫产业园,灵芝、八渡笋、桐油等产业也全面开花,去年全县农民年均收入突破1万元,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宽。“戴了33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很快就能摘掉了。”县委书记彭斌同志信心十足地向我表态。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强调“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从广西情况看,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主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这“3+1”上,必须下更大力气、做更大投入。

去年10月,我到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龙圩村龙圩屯调研,认识了贫困户龙关屯,他的精神令人感动。他含辛茹苦把两个孩子培养成大学生,现在孩子毕业了,还了旧债,还盖了新房,日子很快好起来。在多次走访中,我看到虽然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但很多都可以从教育上找到根源。近年来,广西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1925所,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00多万人次,劝返贫困户辍学适龄学生4584人,让贫困家庭孩子“上得了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令人忧虑的是,“读书无用论”在一些贫困地区仍有市场,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失学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切实加以解决。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广西针对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坚持政府投入和社会帮扶、个人参与相结合,加强贫困地区卫生队伍建设,推进贫困人口医疗费“一站式”结算,降低贫困群众医疗负担。

去年9月,我来到大新县医院服务点调研,了解到他们推出健康扶贫“一站式”服务点和即时结算系统,实现贫困患者费用报销“零跑腿”、资金垫付“零压力”,群众反映很好。我详细询问了群众就诊、报销等情况,感到这个模式不错,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完善,确保相关惠民政策用之有度、公平高效。

富不富,看房屋。一个村子的贫富程度,从村民的房子就能看出来。调研中,我看到不少房子年久失修,墙面、屋顶、房梁等受损严重,破损处就用竹片茅草遮挡。“这些房子漏不漏雨?安不安全?冬天冷不冷?……”这些都是总书记牵挂的大事,我们一定要放在心上。近年来,广西围绕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将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和资金安排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提高深度贫困县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水平,在国家危房改造补助标准1.4万元基础上,户均安排补助资金达到4万元以上。2016年至2018年,就投入资金92.56亿元,实施危房改造40.6万户。经过努力,近150万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

“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禾苗田中旱,吃水贵如油。”这是对广西大石山区的真实写照,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许多贫困群众只能靠接存雨水过日子,自建蓄水池十分简陋,混杂着污物,长期饮用肯定影响身体健康。2016年至2018年,广西以解决大石山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重点,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0.46亿元,受益总人口465.3万人,同步解决了107.26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打好“3+1”攻坚战,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结合实际,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扎实有效,为稳定脱贫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凤山县“人穷地瘦山剥皮”的石漠化村庄搞成大景区,隆林县大山深处冒出“蚕桑第一村”,龙州县驻村第一书记穿起马甲,无不说明贫困村脱贫攻坚,发挥好村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至关重要。

在广西偏远的凤山县乔音乡久隆村调研时,我看到这个“其貌不扬”的石漠化村庄竟然成了“巴腊猴山景区”。这个贫困小村庄,生态曾被严重破坏。20多年来,村党支部书记罗起跃发动村民封山育林、恢复生态,投钱建立野生猕猴保护区。如今生态恢复,超过400只猕猴重新归来,吸引了大量游客自发前来,生态旅游由此兴起,村民也因此脱贫致富。“曾经‘人穷地瘦山剥皮’的巴腊屯,再也没有了贫困户。”罗起跃说。这些变化靠的正是党支部多年来的坚持和带动。巴腊屯的实践充分说明,抓好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在基层,服务在基层,成效也在基层。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抓好村党组织这个领导核心,打造脱贫攻坚的“主心骨”,是抓党建促脱贫的一条主线。这其中,坚持把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为村党组织书记,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带头人,又是关键所在。近年来,广西在5379个贫困村党组织中,全面推行“星级化”管理,通过“一村一策”,采取领导挂点联系、机关单位包村帮促、工作组综合指导、乡镇干部包村整顿、第一书记驻村协助等整顿措施,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调研中,我真切地看到,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广西各地只要村党组织这个“主心骨”硬起来,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带动群众扎扎实实地干,贫困群众的“腰杆子”就能挺起来,“钱袋子”就能鼓起来,村级集体经济就能“壮”起来。

今年1月,我到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水洞村调研,发现这个位于大山深处、多民族聚居的村落有不少人家盖起了洋气的“乡村别墅”。镇党委书记施斌同志告诉我,6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住着茅草房的穷村。“那时村民靠种玉米为生,一年到头难以吃上一顿白米饭。”后来,在新的村党支部带领下,全村把工作重心放到抓特色产业、促农增收、助农脱贫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种桑养蚕,成了全县的“蚕桑第一村”。

建设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是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广西坚持大规模精准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在全区选派5379名贫困村第一书记、3万多名驻村工作队员奔赴一线,实现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同时统一选聘近3000名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按产业组团到村里提供技术帮扶。

在龙州县下冻镇扶伦村,我看到当地帮扶干部照片均上墙公示,驻村第一书记穿起印有名字和职务的马甲,方便群众熟识,和群众打成一片。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江村,我看到当地运用动态监测系统对脱贫攻坚情况实行精准管理,扶贫干部还手绘农户分布示意图,让人一目了然,既方便又管用。

这些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和科技特派员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脱贫攻坚,很多人顾不上家庭、顾不上身体、顾不上休息,为脱贫攻坚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作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仅2015年以来,广西就有63名干部倒在了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绝非一日之功。我在调研中发现,少数地方、个别部门、一些干部对“打硬仗”缺乏必胜信心,对“攻坚战”缺乏有效手段,对“持久战”缺乏应有耐心。针对这些问题,怎么办?我们在全区推行脱贫攻坚一线工作法,推动力量向一线倾斜、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成效在一线体现、形象在一线树立,极大鼓舞了广大干部的干劲和热情。

消除贫困、共圆小康的千年梦想,将在我们手中实现,这是一件彪炳史册、无上荣光的事情。我们一定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大力倡导“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理念,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到实处,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