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小议

“地域文化”小议

“历史是演剧,地理就是大舞台”

地域文化,字面意思是指,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间创造的文化。特定的地域是地理条件,特定的时间是历史环境,这就是意味着研究要从一定的历史和地理出发。

“历史是演剧,地理就是大舞台”,从一定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来研究文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总体史研究的取向,我们应该避免就文化而论文化。

从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到后来的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的被迫开放,欧风美雨,西方文化的输入对于近代中国的影响是明显而深刻的,这段历史是一个延续渐进的过程。就山西而言,之前的“十三行”行商、五口通商、划定租界、洋商在华设厂等这些事件对山西有影响吗?可以说有,但是影响极微。西方文化输入中国有一个从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深入西北内地的历史过程。

深处内陆的山西其实到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之后才同西方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接触。灾后成批的传教士进入山西,以李提摩太为代表的传教士还利用自己的身份提出修造铁路、开发矿产、发展教育、兴建工厂的建议,为山西带来了近代化的药方。不过,西方传教士的突然涌入也在地方催生了民教冲突的隐患,这也与后来的庚子之乱在山西尤为激烈有着相当联系。这就是我所说的在特定历史时间产生的文化,所以我们在探讨一个地区文化特性的时候,就不能不重视这种历史过程的延进性。

那么,什么是特定的地域呢?从地理空间上看,山西有“表里山河”的美誉,黄河与太行山、五台山的天然屏障使得山西易守难攻,它对周边的河南、河北、陕西关中地带而言都是居高临下的。顾炎武说山西地理“最为完固”。在古代山西历史中,每逢战乱割据的时期,山西的战略位置便凸显出来,加之山西地处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界带,民族冲突和民族交融在历史长河中造就了山西特殊的地域文化。再以晋商而言,晋商崛起其实最初是迫于当时山西“人稠地狭”的社会现实所致。大陆季风气候,多山丘、多盐碱地,黄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制约着山西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激增之下,一些人不得不选择弃农经商。而太原、大同等地地处边镇,有“开中”贩盐之便,所以晋商经过长期的发展,才有了山西人重商的风气和晋商精神。这些都说明特定的地域对于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当然,还有的例子同时体现了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进性。解州是关公故里,关公文化从山西南部解州发端,以明清以来的市民文化为载体,延进发展,传播各地,至今仍对海内外华人华侨有着重要影响,这是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断延进的过程。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时间造就了文化在传播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离开了地理和历史谈文化,就很难理解和揭示文化的实质。

总之,当前的地域文化研究不能脱离历史和地理上整体的观察,只有将地域文化纳入时间和空间的整体历史中去观察,才能避免“就文化而文化”的弊端,才能有我们所谓的“整体的历史”。

(作者为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