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干部普遍面临负担过重、工作压力大、经济待遇低、晋升空间窄、犯错风险高等诸多难题,必须下大力气切实为基层减负、多措并举全方位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中央办公厅2019年3月颁布《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年第6期特别策划“全方位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系列文章,从改革政府治理模式切实为基层减负、畅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对基层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综合干预、提高基层干部工资待遇等现实问题出发,约请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撰文分析,研究探讨如何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干事创业热情。
如何让在困难艰苦地区以及奋战在扶贫攻坚第一线、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小三在《畅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一文中指出,畅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是贯彻落实中央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有效保护和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关键所在。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好选、育、用、管各环节工作,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切实让广大基层干部安心、安身、安业。
基层干部承担的工作责任和负荷比较重,心理压力相对其他人群更为严重,如何有效缓解基层干部心理压力,解决基层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主任、领导研究院执行院长赵世明在《加强基层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综合干预》一文中提出,只有将提高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素养、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制度性安排、探索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机制相结合,采取系统干预、综合施治的办法,才能有效缓解和破解这一实际问题。
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减负是重点。长期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使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不堪重负,影响了他们主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损害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整体效能。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皇凤在《创新政府治理模式减轻基层干部负担》一文中认为,要积极稳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彻底扭转基层“责权利”不匹配问题。大幅减少甚至取消针对基层的“一票否决”事项,切实减少各种会议、检查、评估的数量,以及填表格、报材料等各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管理行为,是新时代为基层减负的战略突破口。
为了稳定基层干部队伍以及强化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动力,政府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但是为基层干部提供必要且合理的待遇是其中最为基本的一项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昕在《提高基层干部工资待遇的政策建议》一文中指出,提高我国基层干部工资待遇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增加基层工作岗位津贴;二是增加特殊工作补贴以及专项重点工作补贴;三是尽快建立公务员工资与企业相当人员的调查比较机制;四是可考虑适当调整公务员在职工资待遇和退休待遇之间的比例。
乡镇干部承担着最为繁重、最为复杂的农村一线治理任务,各级党组织应当如何关心爱护乡镇基层干部,保障、激励他们更好地干事创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强舸在《解决乡镇干部干事创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一文中提出,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关爱乡镇干部的制度机制,要“干好有回报、干事有保障、生活上多关心”。
基层干部实际的工作状态如何?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党委书记吴彬在《“减负”优服务“初心”得民心——一名基层干部的工作日记》一文中详细记录了他从早上不到8∶00 开始工作,上午处理信访积案、走访沿江退渔还湿村,下午现场推进两个产业项目,晚上吃完晚饭后处理扫黑除恶线索。一天的工作安排紧凑忙碌,真实展现了乡镇基层干部一天的工作状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