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英雄 无悔忠诚——记刑侦痕迹检验专家崔道植(2)

传奇英雄 无悔忠诚——记刑侦痕迹检验专家崔道植(2)

正义守望者

哈尔滨市南岗区十字街45号,是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所在地,也是崔道植付出毕生心血的地方。

“我在3楼实验室”——老同事回忆,上世纪90年代,时任刑事技术处处长的崔道植极少“老实”地待在办公室,一有时间就扎进实验室搞研究。门上的字条,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特别是紧急任务时,他就带上一瓶水、一袋面包,钻进实验室,一干就是一整天。”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警务技术主任张巍对这位老前辈充满敬意,“崔老师常跟我们讲,做咱们痕迹检验工作,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受害人家属等着我们的鉴定。”

“哐哐哐……”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

“请问,崔老师在么?”2017年初,哈尔滨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副支队长李新明带着一份案件指纹,敲开了崔道植的家门。

当时,崔道植刚刚做过白内障手术。他没有丝毫迟疑,盯着指纹样本连声说“好好好”,痛快地接下任务。

术后的眼睛很脆弱,过度使用就会流泪不止。崔道植一手拿着纸巾擦眼泪,一手扶着显微镜,眯缝着眼,花了大半天时间才看完所有指纹。

事后,得知实情的李新明眼泪夺眶而出:“崔老,这个时候我还让您看电脑,对不起啊!”

崔道植笑了:“没事的,不要多想,不要多想……”

“他是中国的刑警之魂”——采访中,多位公安民警在谈到崔道植时竟异口同声。他们从这位一直并肩战斗的老警察身上,获取着榜样的力量——

这力量,源自他恪守公平正义的警察誓言:

有一次,在一个未成年人被害案现场,一向沉稳淡定的崔道植不淡定了。

那个现场惨不忍睹,被害小女孩的双眼被犯罪分子用凶器刺瞎,让许多在场的民警禁不住流下眼泪。一向寡言少语的崔道植突然拿起扩音器,用颤抖的声音对大伙儿说:“同志们,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抓住犯罪分子,更是温暖那些受害人的家属,为他们找回公道,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崔道植的话,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力量,源自他对痕迹检验工作的由衷热爱:

崔道植曾这样说:“工作是我的乐趣,我觉得每破一个案子,就年轻了一次;每攻下一个难题,就年轻了一回。”  因为热爱,所以快乐;因为快乐,所以无悔。

从警64年,他始终坚持科学、准确、规范、公正的原则,累计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这些鉴定结果往往成为侦破案件的关键所在。

这力量,源自一场场实战中的“忘我”付出:

在黑龙江贾文革连环杀人案中,他不顾腐败尸体发出的恶臭,带着技术人员一筛子一筛子排查物证,投入的模样让年轻警察钦佩。

在五大连池银行抢劫案中,他拿着放大镜贴着墙面一寸一寸地寻找蛛丝马迹,几个钟头后,从三根麻纤维中寻到线索,为案件成功侦破提供了重要证据。

为了争分夺秒抓捕嫌犯,70多岁高龄时,他曾跟随专案组三天跑了三个现场,行程超过2000公里,勘查结束后却因血压高被直接送进医院。一路上,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没吭一声”。

自从上了年纪,再出现场时,他裤兜里总揣着一瓶速效救心丸,在人们忽略的某个瞬间,默默吞服,然后又中气十足地与大家“现场论案”。

……

这力量,更源自他对警察事业的“无我”精神:

虽身经百战,崔道植所获的奖章并不多,仅1枚公安部颁发的二等功和5枚三等功奖章。尽管如此,他永远心存感激,想方设法地做更多事来回报组织。

这些年,他带头攻克多项科研难题,主持研究的痕迹图像处理系统、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等,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他研究发明的用铝箔胶带复制弹头膛线痕迹的制作方法和弹头膛线痕迹展平器,以更稳定、更清晰的呈现效果被多地公安机关采用。

提起这项发明,崔老自豪地介绍:“一开始,人家让我申请专利。后来我看到大家都在用,干脆放弃了专利权,只要这个对破案有利、对国家有用就行!”

鲜有“功勋章”,却留下更多实绩和声名。他将赫赫功勋,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警徽之上,记在享受平安生活的百姓心中。

“小时候,我经历过伪满洲国时期的黑暗统治。后来入了党并做了一名人民警察,我的工作是直接为被害人服务,和旧社会的警察不一样,我觉得很有意义。”

 

责任编辑:李娇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