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首都工作的初心

不忘首都工作的初心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北京成为新中国首都的第70个年头。1949年9月,经过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协商,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并改称北京。从那时起,北京这座千年古都便承载起建设迈向民族复兴的大国首都的神圣使命。不忘首都工作的初心,就要重温走过的过去,从历史深处中寻找初心的源头,把握首都工作的内在特质,不断在新时代作出回答。

一、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了首都工作的政治性。要牢记北京政治立都的革命史,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政治性是首都的天然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首都在国家工具中占有重要地位,统治阶级要亲手掌握首都公共事务的领导。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第一次对资产阶级的战斗就是1848年法国首都巴黎工人起义。从世界范围看,尽管各国国体政体、历史文化、政党制度各不相同,但首都都是各政治力量选票必争之地、人心拉拢之地、舆论比拼之地、民调夺控之地。北京成为新中国首都,成为五星红旗最早升起的地方,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综合考虑国际形势、民心民意、革命传统、社会基础等政治因素后,慎重作出的政治决定。1949年1月,毛泽东在与王稼祥交谈中,提出“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3月份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70年来,北京的城市定位经过多次演变,但政治中心的功能始终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视察北京时,又特别强调“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忘首都工作的初心,就要牢记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政治定位,牢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要求,牢记为中央站好岗、放好哨的政治责任。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听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各项工作都要自觉同党中央对标对表,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大是大非和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敢于斗争。要筑牢政治安全的底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密防范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各种滋扰破坏活动,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二、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了首都工作的全局性。要牢记北京与国同兴的建设史,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我国宪法第1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北京和国旗、国歌、国徽一样,是国家的法定象征,承载着国家外在的形象和标识,寄托着国民共同的文化情感和历史记忆。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北京作为首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形象,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回顾70年历史,首都北京的发展始终与党和国家的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重要的节点有三个:一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平更名为北京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在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了从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变。二是1978年改革开放,极大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使北京的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座千年古都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北京的发展进入向发达城市迈进的新阶段。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六次视察北京,七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明确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部署了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做好首都工作指明了方向,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又发生了深刻转型和新的历史性变化。可以说,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每一步发展都与首都定位密切相联。不忘首都工作的初心,就是要牢记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紧紧围绕实现“都”的功能来谋划“城”的发展,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要强化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全力做好政治中心的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抓实抓好文化中心建设,谋划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提高政治站位,极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抓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打好“三大攻坚战”,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要总结提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活动的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经验,全力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重大任务,各项工作都力求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状态。

三、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了首都工作的指向性。要牢记北京争先领跑的奋斗史,一以贯之坚持首善标准。“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首都工作历来具有代表性、指向性,自古就有“建首善自京师始”一说。北京的很多工作,因为首都的特殊地位而赋予不同寻常的意义和承载,具有释放信号、引导预期、指明方向的作用。从建国后治理龙须沟,探索古都旧城改造的路子,到实施新一版城市总规,使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从1959年一年建成国庆十大工程,创造“中国速度”,到大兴国际机场这座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航站楼平地而起,创造“新世界第七大奇迹”;从改革开放后成立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打破计划经济的坚冰,到北京成为全球两个开办企业零成本城市之一,打造对外开放样板;从率先开展军民共建“文明一条街”活动,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到探索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推进超大城市治理模式创新;从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到“北京榜样”温暖京华,塑造了无数凡人善举的英雄群像。北京在城市规划、社会治理、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走在了时代前列,走在了全国前列。不忘首都工作的初心,就是要牢记首善标准,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展现大国首都的自信和风采。要拓展全球视野,积极吸收巴黎、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建设成功经验,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要发挥好科技和人才优势,抓好“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建设,加强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

四、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了首都工作的人民性。要牢记北京建城为民的发展史,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民群众是首都发展的主人,首都发展为了人民。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初,虽然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但市委市政府就把民生工作摆在前,按照优待比价向劳动人民兑换金圆券,多渠道增加粮、煤、油等物资供应,大力稳定市场物价,使200万居民摆脱了缺衣少食的状态。市委市政府进城后在市政建设上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垃圾宣战,共清运了60万吨垃圾,使老北京焕发新面貌。70年来,北京各项民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居较低水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高等教育领先全国,人均期望寿命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这些年,北京市聚焦疏解协同、创新驱动、生态环境、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持续向民生倾斜,8成财政资金投入民生,有力支撑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北京作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所在。不忘首都工作的初心,就要牢记首都是人民的首都,坚持人民首都人民建,人民首都为人民。要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将疏解和腾出的空间用于优化首都功能,增加便民生活服务设施,努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把握北京市民对美好生活呈现的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等新特点,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坚持精治、共治、法治,探索构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要从政府想为民办事转向从市民诉求出发做事,及时了解市民诉求,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妥善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以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体现初心和使命。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1106/1065590.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