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强化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个人的理想奋斗,只有融入爱国主义的万顷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无往不前之势。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

充实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强化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主题主线,根据爱国主义的新内涵和新要求,不断充实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指导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青年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紧密结合高校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按照落细、落小、落实的要求融入到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把爱国主义教育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历史深刻证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来讲,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命运融入到新时代国家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主线。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应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主线,始终将其贯穿于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主线,对高校青年学生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使之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青年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使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还要着力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青年学生坚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聚焦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强化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聚焦和准确把握教育对象,关注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

关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动态。要通过广泛调研,与青年学生深入交流和沟通,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当前,青年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发展充满信心,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但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对青年学生造成一定冲击。正确把握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挥高校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授课为主要教育方式,思想性理论性较强,亲和力针对性不足。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准确把握高校青年学生的成长特征和心理特点。同时,当代高校青年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要特别注重结合他们的兴趣点和接受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只有结合学生的利益和需求,才能切实走进学生心灵。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着重关照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现实需求。

守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守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原则,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质量。具体来讲,一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二是巧用翻转课堂、团队活动式实践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方法,推动混合式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政课堂。三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四是办好爱国主义教育关键在教师,要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

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影响

今天,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形势任务发生很大变化。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守正也要创新,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让爱国主义教育体现时代特色、始终充满活力。实现新时代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影响,从强化教育实践、丰富教育载体和营造教育氛围等方面入手。在爱国主义教育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的双重作用下,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限于课堂内和校园内,更应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并不断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空间,扩大爱国主义教育影响。要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使学生把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实现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要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党团日、主题班会等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各类革命纪念馆和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并把实践范围扩大到城市社区、农村、部队等。要广泛动员和组织青年学生深入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展一线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组织学生深入开展调研考察,加深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坚定爱国的追求。

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要充分调动传统载体和新载体的力量,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作品等,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网络阵地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通过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来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网上网下联动效果。要利用学生入学、毕业等重要场合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礼仪教育,通过入党入团仪式公开宣誓、重温誓词等形式,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今年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和“开学第一课”都使全国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是集中生动的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要在培育爱国主义氛围、厚植爱国情怀上下功夫,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载体和浓厚的教育氛围让青年学生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校风建设,强化校训校歌校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利用校训等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合力。

责任编辑:李娇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