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加压,因能力不足、知识匮乏而绞尽脑汁,始于想干好,却终于干不好;在徒步半晌、气喘连连的来访者旁,却因读不懂群众语言而无所适从。实际工作中,“本领恐慌”事件常有发生。如果看不清“恐慌”背后的实质,一味将难、痛归咎于工作本身和群众的“无理取闹”,不仅有悖于初心,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本领恐慌”在一时,功夫却要下在平时。近日,笔者在新闻联播主播康辉的《平均分》一书中读到,“大一专业课,语音总是不过关,都是最后被老师留堂的那一个。一次次反复练习中,忽然通晓一切,在第一次全班语音测试中,拿到唯一的满分”。从发音“困难户”到通晓后的享受,最后走上播音员心中的“珠穆朗玛峰”——《新闻联播》的主播台,靠的正是自身的不懈努力、不舍寸功。
世上天才能有几个?“平凡而又努力不平凡的人”大有人在。河南郑州一位女车长自掏腰包设置爱心零钱箱,解了“一元钱难倒英雄汉”的急;微博“当代小朋友的素质有多高”短视频中,年少女孩不顾家长的阻拦,转头扶起滑倒在雪地里的老人;贵阳市某餐馆老板,深感年轻打工者的不易,为其“多加一勺饭”的善举......温暖人心的故事,不因“主角”的身份而有所差异,只缘于温情的心一直在“搏动”。
反躬自省,党员干部如果寄托于“出彩机会日”,而忽视日常的寸尺之功,那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就是一句空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当下,新中国在凯歌行进中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迎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节点。党员干部应在庄严承诺中看到决战决胜的紧迫性,也要不舍微末、不舍寸功,立足做好手上的每一件事、走好脚下的每一段路。这就需要把功夫练在平常,让初心一直“搏动”,闪耀每一刻。
让初心闪耀,便能常怀自警自励之心,做到慎初慎微。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手握公权,如果不把初心镌刻进灵魂,注入理想信念的“钙质”,就会“失了魂”“散了骨”,一旦停止了“为民”心跳,奢靡享乐、贪污受贿、违纪违法便会主动找上门。要时刻保持清醒就离不开日常自省。党员干部要从严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时刻对标找差距,及时检视自身,永葆政治本色,以“旰食宵衣”的勤政精神,守护好闪耀的为民初心。(责编:赵一頔;校对:张慕琪)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0/0109/1073089.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政府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