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报告文学)

曙光(报告文学)

【决战贫困·中国扶贫十二章·序章】

引子

有一条路,一直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暗流涌动。

  不论你来自哪个国度,也不论你处于什么历史时期,大家都在这条路上奋力奔跑。

  这就是:摆脱贫困之路!

  千百年来,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她的初心和承诺从未动摇。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带领人民为消除贫困作出了巨大努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开展以农村扶贫开发为中心的国家减贫行动,开始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并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基本标志,把扶贫开发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承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明确了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动员全国全党全社会打响脱贫攻坚战。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深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进山区,走边疆,访老区,他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他心里始终牵挂着困难群众。

  脱贫攻坚创造了了不起的人间奇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有8亿多人口实现脱贫;全球范围内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到600多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人口规模。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今天的中国,不仅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更为人类贡献了减贫脱贫的中国智慧。

  2019年,中国有34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

中华大地数以万计村庄的一个缩影

那是五年前的事儿了。

“媳妇儿,我想贷五万块钱的款。”曾玉成表情凝重地对媳妇说。

正月里的春天依然寒冷,元古堆村的山上还铺盖着一层残雪。

“贷款干啥?”媳妇惊诧地问道。

“流转土地。”曾玉成说。

“家里不是有两亩地吗,为啥还要流转土地?”媳妇问。

“种百合!”曾玉成坚定地说。

“家里还拉着账呢!”媳妇说。

“如果不干点事,发展点产业,一年到头就那点收入,光能顾上个嘴,生活有啥奔头。”曾玉成说,“我要破釜沉舟,拼一把。”

听曾玉成这么一说,媳妇沉默了。

曾玉成家里穷,兄弟姐妹四个,住的是土坯房,也没钱上学。上到小学二年级,因为家里交不起四块多钱的学费,不得不辍学。在很长时间里,他都在放羊放牛,但也就够填饱肚子。成年后,由于家里贫穷,他也自然而然成了找对象困难户。后来碰到了大他四岁、同样出身贫困的媳妇,曾玉成才幸运“脱单”。结婚十五年来,两口子想尽办法改变困境,想过上好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兰州打过工,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普通话都讲不上,挣的钱只够交房租和维持日常开销。他们只得回到元古堆村,种庄稼,搞养殖,但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只够顾上个嘴。想着村里有些人家日子越过越好,而自己家一年的收入连一千块钱都没有,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媳妇悄然落泪。

“能行吗?”媳妇弱弱地问道。

“肯定行。中央领导都说了,要自强自立,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吗!我们只有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才能过上好日子。”曾玉成信心十足地说,“现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扶持老百姓搞种植业和养殖业。咱们元古堆村不是有人开始种百合,养梅花鹿了吗?去年帮他们种百合,我边干边学,基本的技术都掌握了。咱们村海拔有两千多米,气候阴湿,适合百合生长,1斤母籽长3斤百合,三年后就可以采挖见效益;种植技术和销路,都不要担心,村里会成立合作社,与兰州的公司联合,负责技术培训,负责提供百合母籽,负责收购,几乎没什么风险;扶贫贷款根本就不要一分钱利息……”

于是,曾玉成流转了八亩土地。

岁月飞逝,时光疯长。三年后,汗水换成一沓沓钞票,曾玉成与媳妇相拥着,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从来没挣过这么多钱儿啊!”

那年,曾玉成家种植百合的毛收入84000元,纯收入38000元。

曾玉成没有满足于只是摆脱贫困,尝到甜头的他决定把百合规模继续扩大,走上致富路。他不仅种百合,还种当归;不仅搞种植业,还发展养殖业,养牛也养羊。但主业还是百合,他年年加,加到了现在的40亩,成为元古堆村最大的种植户之一,年纯收入达到十多万元。

2019年深冬,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间一片萧条,但当我再次来到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的元古堆村时,眼前的一切让我惊呆了:一座座新房错落有致、熠熠生辉,一条条村道平展开阔、畅通山乡,养殖业、种植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护村护田河堤畅通美观,老百姓脸上展露的是乐观自信的笑容……这个曾经贫困的村庄涌动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四年前,我曾采访元古堆村。当时已经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书记马岗还健在,他穿着朴实,甚至有些脏乱,虽然行动不便,但人很热情,我一进门他就招呼他儿子泡茶。老人花白的胡子,黝黑的脸庞,与这片土地的秀水青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时老人告诉我说,元古堆村三面环山,这里气候高寒阴湿,受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制约,长期以来,生活在山沟里的元古堆村民延续着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村民们吃着旱井里面的水,村里的路坑坑洼洼、遍是泥泞,许多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的土坯房,墙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很多老百姓家里更是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贫穷,就像一座大山,压得这儿的人祖祖辈辈喘不过气来。老人特别强调,得感谢党中央的扶贫政策,让元古堆村看到了希望。

四年过去了,马岗老人已经作古,但元古堆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级党员干部和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元古堆村于2018年底全面实现脱贫目标;2019年底,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多元,剩余12户35人全部达到脱贫指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零。

但元古堆村最大的变化,不是外表,而是内在,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尝尝我们元古堆的土豆,怪好吃的。”曾玉成从自家火炉上拿起烤得香喷喷的土豆,递给我。

外脆里绵的烤土豆,味道确实不一般,但曾玉成脸上自信的笑容,更令我感动与欣喜。

1974年出生的曾玉成年纪并不算太大,但曾经的贫穷、长期的田间劳作,让他显得有些苍老。个头不高,身体单瘦,样貌平凡,皮肤黝黑,还戴着顶深蓝色解放帽,典型的农民形象,很难将他与元古堆村百合种植大户联系在一起。

“我现在的生活条件与以前相比,完全是两个概念。以前总觉得元古堆村的地太贫瘠,挖不出东西来。眼睛不识宝,灵芝当蓬蒿。现在‘脑袋’一变,才发现元古堆村的地里都是‘宝’。”曾玉成笑着说。

像曾玉成一样“脑袋”变了的元古堆人还有很多。

而元古堆村只是中华大地数以万计村庄的一个缩影!

是什么让中国乡村在短短几年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放眼神州,我看到数以万计的向丽

来到贵州江口,90后姑娘向丽的故事让我驻足。

个头不高,小巧玲珑的她,老家在玉屏,硕士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来到江口。2017年3月,她从县委办下派到德旺乡净河村任第一书记。

净河村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南麓,虽然生态环境好,但因为山高坡陡,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交通不便,靠天吃饭,过着贫困的日子。她深知,要想做好驻村工作,就得真正融入村干部之中、群众之中,找准位子、不摆架子、沉下身子、担起担子,当好“战斗员”“冲锋员”“宣传员”,对标对表全力投入脱贫攻坚一线。

向丽说,刚到净河时她诚惶诚恐。一个小姑娘,背个包,满村跑,一些老百姓根本就没把她当回事。第一次参加村里的大会,就有人在会上提出:一个小姑娘,说话能不能管用啊?面对质疑与非议,向丽总是报以微笑。她知道,时间和真情,能够融化一切。

“于是,我‘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走村入户,挨家挨户地问人口、收入、家庭人员健康情况,了解农户的基本信息和生产生活情况。从百姓最关心的事抓起,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做起。”向丽说,“有些地方偏僻,汽车去不了的,就开摩托车,摩托车去不了的,就走路爬坡。若是碰上下雨天,就会走得一身泥泞。”

驻村的两年多时间里,有太多的人和事令她感动。而两次令人落泪的故事,更是让她刻骨铭心。

第一次落泪是捐款修路。

苕湾和磨槽两组之间,有一条1千米左右、不在通组路规划内的断头路。为方便相互往来,两个组的群众一直想把这条路修通,他们多方筹集资金后,还有8000多元的资金缺口。向丽立即召集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商议,决定由驻村工作队捐款来解决这笔钱。于是,工作队员们你五百他八百,凑了9300块钱。

当时正值2017年冬季。听说驻村工作队要捐钱修路,两个组的群众早早便烧了两大盆炭火等着他们。苕湾组组长李世洪用颤抖的双手当着大伙的面把钱数了一遍,激动地喊道:“9300元,我们的路终于可以修得成了。”刹那间,在场的父老乡亲高兴得手舞足蹈,就像一群“开心的孩子”。

突然,他们像是约好似的,一个个把手放在衣服上搓了又搓,才把那“粗糙”的手伸过来,紧紧地握住工作队员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国家政策真的是太好了,党和政府帮我们修好了连户路、通组路,现在你们又来给我们捐钱修不在规划里的路,圆了我们老老少少几辈子的梦。”老党员李世华说。

“我们算过了,只差8800元,这多出的500元捐款还给你们,你们自己养家糊口也不容易……”向丽他们离开时,李世洪一定要把多出的500块钱还给驻村工作队。

“那一刻,我流下了泪水,扶贫的真谛不就是干部与群众两颗真心的相互取暖吗?我为自己作为一名驻村书记能为老乡们贡献绵薄之力而幸福,我为老乡们的知足和感恩而动情!”说着,向丽的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第二次落泪是关于捡板栗,也是2017年冬天的事儿。

向丽与几个工作队员去看望一名卧病在床的老乡。不巧半路上车子坏了,等待修车时,为打发时间,几个年轻人在路边的板栗树下捡了几颗板栗。不一会儿,板栗树的主人代传芬老婆婆端着一个盆,踉踉跄跄地朝他们走来。一位有经验的队员暗自担心,是不是来责备他们的?前些年,老乡们为了一点瓜果板栗和外乡人起争执的事可不少见。

没想到,80多岁的代婆婆非但没有责怪他们,还端来板栗给他们吃,嘴里一直念叨着驻村干部待他们如何如何的好。见他们不怎么拿,代婆婆就扯住他们的口袋硬要往他们包里灌……一想到这一大盆板栗可以卖好几十块钱,他们坚决不收,代婆婆无奈地端着板栗回屋了。

十多分钟后,几个男队员帮着修车去了。向丽看到,不远处路坎上代婆婆也在捡板栗。

“向妹,赶忙点、赶忙点过来,这边落得好多噢。”突然,代婆婆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叫了她一声。

向丽赶紧跑过去一看,还真是有好多的板栗呢。她越捡越带劲,不一会儿,就捡了一大包。就在她洋洋得意,抬头准备伸个懒腰的时候,只见代婆婆东瞅瞅、西看看,突然飞快地从面前围腰兜里抓起一大把板栗撒到地上,然后又若无其事地走到一边。

“那一刻,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从那以后,每当我再经过这棵板栗树,脑海里总会浮现代婆婆‘偷撒板栗’的场景。”向丽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说。

想着不久后要离开净河村,向丽千般不舍。她告诉我,“两年多了,净河不仅早就脱了贫,我也由净河的一名驻村干部变成了净河的女儿,一想到无论走到哪家都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喝上热乎乎的茶水,一回到村委会就能看见老百姓送来的一面面锦旗,我的内心就无比温暖!扶贫是政府的事,也是百姓自己的事,只有干部与群众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脱贫致富。”

说到这,向丽一脸灿烂。

放眼神州,我看到数以万计的向丽。

正是数以万计个向丽,铸就了脱贫攻坚的宏大与伟大!

洛古有格回乡创业之路,算不上完美,但他给偏僻山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有格,你是不是有事瞒着妈妈?”母亲说。

“妈,是这样的——没有——”他迟疑了一下,还是把到嘴边的话儿收了回去。他是多么想向母亲说清事情的一切啊,但他不忍心,怕伤了母亲那颗充满期望的心。

“那你为什么还不回重庆上班?”母亲问,“去年休年假不才二十天吗,这次都已经二十六天了,妈给你数着天数呢。”

“妈——”他又把话咽了回去。

个头不高,性格腼腆的他,低着头,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母亲早已感觉事情的不妙。春节回家时,他不再像以前兴致勃勃地摆在重庆上班的情景、大重庆如何如何好了,而是一个劲地摆起养猪、养羊、养牛来,还说想回家搞养殖业。父亲说,都已经走出穷山沟沟了,还摆什么穷山沟沟里的事儿,摆起来心酸。母亲说,把你培养成一个大学生,不是让你回来养猪养羊养牛的……

“妈,我辞职了!”他突然跪到母亲跟前,头低垂,简直要栽到地缝里去。

母亲愕然地看着他,半天没说一句话,大凉山的空气似乎也凝固了。

“妈,儿子是让您失望了!我想让邻里乡亲都把思想变一变,跟上时代的发展……”

有格全名洛古有格,是个彝族小伙。这一天是2013年5月25日,25岁的他又真正意义上回到了地处大凉山腹地的四川省昭觉县,三岔河乡那个叫三河的山村。

出身贫穷的洛古有格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改变个人命运的大学梦,另一个是帮家乡摆脱贫困的致富梦。前者通过自己多年寒窗苦读终于实现了,他还在重庆一家国企找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留在繁华都市的这几年间,另一个梦想却始终萦绕心间。

一番痛苦的酝酿后,他作出了大胆的决定:辞职回到大凉山的深处,从“猪倌”做起,搞畜牧养殖。

让他没想到的是,回家之路与出山之路同样艰辛。执意回乡创业的他,遇到的是似大凉山般重峦叠嶂的阻碍,不仅有父母亲和妻子的极力反对,还有高山阻隔、交通不便,以及陈旧落后的思想。

就在这时,党组织伸出了温暖之手。

第二天晚上,老支书吉子日拉在家里设了一个简单的晚宴。

“有格,上个大学,找工作不容易呀!辞职太可惜了呀!”老支书说得恳切。

“我要回三河搞养殖业,带领村民一起脱贫致富。”洛古有格说。他知道,三河属于高海拔地区,农作物产量不高。

“可你还是个娃娃。”

“我已经不是娃娃了,我是共产党员。”

“那你想如何搞?”

“我要一块地。”

“哪块地?”老支书问。

“我们小时候放牛放羊的那片荒山。那块地不错,一是面积大,二是自然环境好,三是有水,四是离公路、老乡和水源都比较远,不会对生态造成影响,适合搞养殖。”洛古有格说,“我不是免费要这块地,是土地流转。”

“可是你哪有那么多钱呀!”老支书说。

“我在重庆工作四年,攒了二十来万元,再跟亲戚朋友借点。再不行,就向政府申请个创业贷款,会有不少优惠。”洛古有格说。

老支书重重地点着头。

几天后,洛古有格就跟村民签订了协议,家家户户都按上了手印,流转了600亩坡地。

“有格,群众这么支持你,你一定要好好干,再苦再难也要坚持干下去。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你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党员就要走在群众前面。”老支书嘱咐洛古有格。

虽然当我来到三河村采访时,老支书已经不在人世了,但从洛古有格饱含深情的讲述中,我能感受到这位老支书对于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期盼与决心。老一代支部书记心中一直存在的理想,一个未曾实现的愿望,就这样传递给了年轻党员。

返乡创业几年来,大凉山的阳光已经把洛古有格晒得皮肤黝黑,但他的脸上却始终洋溢着笑容,一双大眼睛里满是坚定、从容。

2017年2月,洛古有格带着“大凉山‘乌金猪’生态养殖及产业化发展”项目,参加凉山州第四届青年创业大赛,赢得了“创富奖”金奖。其时,他的两个合作社已有110多户农户,其中贫困户36户,养殖乌金猪150多头、西门塔尔牛32头。仅2017年一年,合作社便销售2000多头仔猪,销售额60多万元,带动户平均增收2500元。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河村即将退出贫困村序列,但洛古有格还是觉得做得不够。他说:“虽然每年有点收入,比在外面上班好点,但还谈不上贡献,也没有真正把三河村的老百姓带动起来。我现在不仅养猪,也成立了肉牛养殖合作社,养牛和羊。但这些还不够,我与人合作,刚刚成立了一个公司,以三河村为中心,面向整个昭觉县、甚至整个凉山州,采取养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后要形成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他还鼓励他的两个弟弟参加了一村一个幼儿教学点的“一村一幼”计划,成为了村幼教点辅导员,甚至还把自己的妻子送到乐山的一所学校学习幼儿教育,鼓励她将来为村里的孩子们做点事情。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更多彝区的孩子受益,他们将是改变大凉山未来的新希望之种。”洛古有格说。

他明白,教育,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教育跟不上,就想不到那么多,看不了那么远,观念就会陈旧,甚至封闭。

于一个村庄而言,贫困并不可怕,从某种程度上说,越是贫困和落后,越有可能有内生动力,有“后发优势”,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弱鸟先飞”。比物质贫苦更可担忧、更让人揪心的,是观念贫困,青壮年大量外流,村庄空心化。洛古有格当初回到三河,确实是牺牲了他个人和家庭的利益,但对于三河来说,他的回来,比他走出去更有意义与价值。洛古有格回乡创业之路,算不上完美,也还在起步阶段,但他给这个偏僻的山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千万个洛古有格,便是中国乡村的诗意春天!

一个外国元首 与一个中国山村的奇缘

“亲爱的同志们:

首先我谨向十八洞村的乡亲们表示衷心感谢!去年(2018年),我曾到十八洞村进行考察。在2019年4月老挝新年到来之际,乡亲们给我送来了信函问候,向我及我家人表达了良好的祝愿,这充分体现了老中两国人民的亲密情谊。

去年考察期间,乡亲们给予了我及代表团一行亲切友好的接待,对此我仍记忆犹新。在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精准扶贫’理念的指引下,十八洞村取得了全面的发展成就,在短时间内摆脱贫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不断改善。当前,老挝正在全力开展扶贫脱贫,致力于摆脱欠发达状态,十八洞村的成功实践给老挝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祝大家身体健康,继续在中国党和政府路线的指引下把你们的村庄建设、发展得更加美好。”

说起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写给十八洞村的信,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村主任隆吉龙依然激动不已,并流利背诵出信的全部内容。

隆吉龙告诉我,作为一名村干部,他一直埋头工作,抓好村部的工作,带领老百姓发展产业,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他从来没想过,也不敢想,一个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苗家小村寨,居然会受到外国的关注,还会迎来外国元首。

那天是2018年6月2日,本扬总书记来到了十八洞村,这是十八洞村首次迎来一位外国元首的到访。本扬总书记边走边看、边看边问,探寻十八洞村的“脱贫密码”,并与村民围坐在一起聊家常。

“老挝还有很多贫困人口和家庭,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和做法值得老挝学习借鉴。老中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一直以来两党两国携手同行、守望相助。我们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实现共同发展。”本扬总书记当时说的这句话,依然在隆吉龙耳畔回荡。

为了感谢乡亲们的友好接待,回到老挝不久,本扬总书记就给十八洞村送来了一个“回礼”,礼物是一个银质的芦笙。芦笙是老挝的传统吹奏乐器。村民们试着跟十八洞村的苗鼓一起演奏,和声悠扬,鼓舞人心。

“十八洞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于是我们萌发了给本扬总书记写信的念头。想告诉他来过之后村里发生的变化,也祝愿老挝人民早日摆脱贫困。”隆吉龙告诉我说,“于是,村支两委先后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请大家就信件内容集思广益。”

2019年4月14日,十八洞村支部书记龙书伍来到村部办公室,铺开信纸,拿起笔,集中表达村民共同的心声。

仅仅一个半月后,本扬总书记的回信就送到了村里。

隆吉龙说,收到来信后,全村沸腾了。2019年6月5日上午,他们在村民施成富家的院子里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

此时的隆吉龙才意识到,十八洞村的脱贫经验不仅仅属于十八洞村人,也属于湖南,属于中国,还属于世界。他了解到,老挝农业自然禀赋较好,但受困于资金和技术,也一直在探寻脱贫良方,于是本扬总书记来到了十八洞村。同样的使命,共同的梦想,把一衣带水的中老两国的前途牢牢相系,将两国的命运紧紧相连。2019年4月30日,中国和老挝还共同签署了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

是啊,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外国元首与一个中国山村的奇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有8亿多人口实现脱贫;全球范围内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到600多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人口规模。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见。

今天的中国,不仅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更为人类贡献了减贫脱贫的中国智慧。

沿着曙光,我看到一行行深深的足迹。

这不只是一个人的足迹,更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足迹,是从过去走来,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足迹,这些足迹最终构筑成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宽广道路。它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高山与沟壑之间。

走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这条道路,让“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智慧”这些话语,变得具体而丰富。

听!

决战决胜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看!

攀登者在加劲冲刺,他们已经越过层层峰峦,壮丽的日出和翻涌的云海在向他们招手。

 (作者:纪红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记录中国脱贫攻坚进程的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