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活干 有钱赚——复工复产一线劳动者的急与盼

有活干 有钱赚——复工复产一线劳动者的急与盼

新华社成都4月3日电(记者袁波)记者近日走访四川成都的建筑工地、社区商超、街面餐厅等地,所到之处一派忙碌景象,城市的勃勃生机和烟火气正在回归。复工复产一线劳动者说得最多的话是:“眼看最难熬的时候过去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盼有活干,有钱赚。”

工地农民工:全家都靠我,只求有活干

“之前在安岳县老家待了快两个月,天天盼复工!”3月31日,测体温、消毒、戴上安全帽后,记者在成都市区二环路旁边的一建筑工地,见到了正在检修履带式钻机的刘中。这个黝黑的汉子35岁,安全帽遮盖的头发早已湿透,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

“大儿子才4岁,还有1岁多的双胞胎,老婆在农村老家带娃,全靠我一个人打工挣钱,你说我能不急吗?”正当刘中着急时,3月19日,他终于盼来了复工。

这得益于成都市积极协调解决建筑企业复工用工、防控物资、原材料供应等问题,全力推动建设项目复工复产。

“工友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目前入场人数120人。”项目施工负责人舒林说,通过包车等“点对点”方式到岗,工友需出具“天府健康通”二维码,并填写《建设项目员工健康情况申报卡》等资料,实行全封闭管理。各班组错峰到岗、用餐,防止人员聚集,每天测量两次体温。

工地上,“预防新冠肺炎,所有人进出必须戴口罩、测体温、身份登记”的标语格外醒目,履带式钻机、自卸货车往来穿梭。

每一个农民工的肩上,都扛着一个家庭的生计。成都市住建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成都5318个在建项目累计复工5310个,返岗复工人员58.4万人,复工率接近100%。

商超店长:让消费者家门口24小时买生鲜

走进谊品生鲜聚贤街店,只见货架上摆满了粮油、蔬果、肉蛋奶、水产等超千种产品。虽然成都全市已调整为疫情低风险区,但店内仍严格消毒、测体温。

“疫情严重时只有10人能返岗,货品一上架就被抢完,每天能卖出两吨多蔬菜,覆盖周边小区几千户家庭。”店长桂梅说,大家为了保供应都没回老家过年,有的就住在仓库。

“刚复工时防疫物资紧缺,而且2000多名员工只有500人能返岗,当时真急啊!全员尽全力保障成都85家24小时折扣店不关门、不涨价、不断货。”谊品生鲜四川分公司负责人吴忠友说。

“得知企业的困难后,街道办协调了2.3万只口罩,数十支额温枪,还指导企业申领30万元防疫体系建设扶持资金。”浆洗街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霞表示,通过“一企一策”应对,用精细化举措打通复工复产“堵点”。

2月初,成都出台了《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用工成本、疫情防控、现金流压力等方面问题。成都市商务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复工率超过95%。

“疫情让社区商业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场景,互联网拓展了销售渠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前景不错。”吴忠友对企业未来充满信心,但也不回避眼前的困难,“最缺的还是防疫物资,每天口罩需求2000多只,也是不小的成本”。

餐厅老板:月营业额必须“跑赢”固定开支

“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一万多元就没了。每个月原料、工资等固定开支30多万元,我是真的急啊!”邓如斌感慨道。

邓如斌是成都“馋爱善食”餐厅的老板,这是一家主营定时配送团餐的“无声餐厅”,20名员工中有17名聋哑人。餐厅今年初搬到了武侯区。在金凤社区的帮扶下,经营场所被免去了租金,邓如斌本想大干一场,没想到遭遇疫情。

走进餐厅,这里多了一份宁静,微笑和手语是彼此交流的方式,员工们忙着洗菜、切菜、炒菜、配餐、送餐……

在这家餐厅工作两年的徐梅通过微信告诉记者:“虽然疫情影响了订单,但是每个月工资都照发。”

餐饮中小企业普遍资产偏轻、盈利能力偏弱、融资渠道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此次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因为买不到口罩,好几个员工都不来上班。邓如斌说,在最“清闲”的2月,餐厅业务量下降了三分之二。

金凤社区在防疫物资采购、员工招聘培训、订单需求挖掘等方面的帮扶举措让邓如斌增强了信心。“现在日均有600份的订单,能维持基本开销。”他说,“接下来准备筹钱装修二楼开堂食,想贷款又没有抵押物,确实有点犯愁。好在最难熬的日子都挺过来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