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中国奠基 为新时代铸魂|“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展览

为新中国奠基 为新时代铸魂|“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展览

香山革命纪念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脚下,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视察北京,并对首都文化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9月13日,香山革命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19年,香山革命纪念馆场馆建筑先后荣获“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项“鲁班奖”,被媒体评为“北京新地标”。

2019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瞻仰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缅怀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展览后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视察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很快成为全国的红色“打卡”圣地。自对外开放以来,超过188万观众参观香山革命纪念地,近40万名观众来馆参观,2万余名大中小学师生通过“云课堂”参观展览。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北京市重点打造的红色文化教育新阵地,香山革命纪念馆在展览内容、展陈形式,以及宣教形式等方方面面都体现出创新的理念。

01

展览内容成果新

“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展览作为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展览,是目前国内唯一全面展示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时期辉煌历史的大型展览,是中国共产党香山革命历史研究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政治性强,史料翔实,思想内涵丰富,社会教育意义重大。

展览大纲编写守正创新、突显时代价值

“为新中国奠基”基本陈列展览从大纲撰写之初,就始终坚持将展览内容的政治属性作为第一属性,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同时,认真提炼展览主线、深入挖掘精神内涵、梳理重点亮点,使展览体现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有血有肉有温度,能够感染人、教育人。展览大纲编写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展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中国革命精神贯穿展览始终;二是围绕红色主线发力。展览始终贯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的重大历史主线,突出时代主旋律,讴歌中国共产党、讴歌新时代;三是体现时代价值。展览内容既生动展现了香山革命精神,也系统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展览主题鲜明、立意高远,社会教育意义重大

“为新中国奠基”展览按历史发展脉络,共分为五个部分,由“进京‘赶考’”“进驻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筹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五个部分,15个单元构成。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共展出图片800张(含报照、地图、文字版、表格),文物1200件(含实物、文献、档案)及若干艺术品。展览着力展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关头,为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和实现伟大历史转折所作出的重要决断和决策;着力展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停驻期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以摧枯拉朽之势,领导解放全中国,彻底推翻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反动统治;着力展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停驻期间,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肝胆相照、共商国是,筹备新政协,组建中央人民政府,为新中国的诞生搭建“四梁八柱”,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为新中国奠基”展览内容具有重大社会教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展览后指出: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历史时刻,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而是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使每名党员干部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使全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赢得中国人民长期拥护和坚定支持,确保党的长期执政。

让文物说话,用档案证史,以影像触情

红色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革命的历史见证,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为了做好“为新中国奠基”展览的文物征集工作,专门抽调大纲编辑、艺术设计、文物征集、讲解接待等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跨部门的展览小组,分赴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湖南、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浙江、广西、陕西、上海、天津等15个省区市的40多家革命类纪念馆和档案馆,行程30余万公里搜集展览素材。先后从全国各地征集到大量珍贵历史文物、文献、实物等各类别文物,从中甄选出1200件(套)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的丰功伟绩。2019年底,“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征集和复仿制”项目获全国革命文物利用十佳案例。

珍贵历史文物众多。展览中,“毛泽东同志从西柏坡进京‘赶考’时乘坐的同款吉普车”“印有‘七一’字样的劳动大学通行证章”“渡江战役时使用的木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样徽”“开国大典的邀请函”“开国大典时装饰天安门城楼使用的大红灯笼”“开国大典使用的礼炮”等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属首次展出,成为观众参观必看的“明星”文物。

珍贵历史档案众多。展览展出了大量从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外交部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等单位复仿制的新政协筹备会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系列珍贵档案,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指挥解放战争和筹建新中国的电报文稿(复制件)等馆藏文献300余件。

此外,展览还展示了《北平各界民众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入城》《渡江战役》《攻占“总统府”》《共商国是》《开国大典》等大型红色经典油画复制件,以及从中央新影收集到的珍稀历史影像《北平和平解放》《西苑阅兵》《国共和谈》《渡江战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国大典》等,可以让观众深切体会那些曾经鲜活、震撼的历史时刻。

02

展陈设计创意新

为了使香山革命历史更好向观众呈现,展陈工作启动之初,大纲撰写人员就同展陈设计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围绕展览核心思想与展陈形式充分碰撞、融汇。经过多轮研讨和论证,提出了以重大历史节点划分层次,围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珍贵历史文物,打造展览“核心亮点”、观众“驻足点”、“文物看点”的创新展陈设计理念。

构造宏伟叙事空间,打造展览“核心亮点”

为了突出展览主题和中心思想,使展览更具历史感染力、视觉冲击力、艺术熏陶力,展陈策划人员设计了十大“核心亮点”。“核心亮点”是展览主题思想的具象,是整个展览核心内容的体现。

序厅主题思想展示。序厅为环形设计,高8米,面积540平方米。序厅正中以“香山之春”巨幅油画为背景,矗立着“毛泽东同志在香山”大型雕塑。雕塑左侧“渡江战役”浮雕,右侧为“共商国是”浮雕。

“北平各界民众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入城”交互式多媒体景观。该景观通过将场景复原、人物塑形等展陈形式与历史影像相结合的手法,配合斜面透明反射玻璃与组合式投影设备,动态演示北平各界民众热烈欢迎解放军入城的盛大景象。

进京“赶考”壁饰景观。该景观将毛泽东同志进京“赶考”时所乘坐的同款吉普车与西柏坡风貌壁饰景观有机结合,立体式、全景式展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迁往北京香山时的历史瞬间。

“中共中央主要机关在香山”分布式电子沙盘。通过光电手段,在沙盘上显示中共中央主要机关地理方位信息,两侧配合展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办公、起居等相关历史图片及影像,使观众对香山革命纪念地整体布局了如指掌。

“西苑阅兵”大型多媒体展台。通过组合展示毛泽东同志阅兵乘坐的吉普车、武器装备和西苑阅兵历史影像、历史照片,生动立体展现西苑阅兵的盛大历史场景。

“国共和谈”复原景观。根据历史影像资料营造和谈整体氛围,在背景墙面展示珍贵的国共和谈历史照片、历史影像资料,真实还原历史。

“解放全中国”大型地台式电动地图景观。该景观利用数字化控制与光电感应交互技术,将解放全中国分为西北、华东、中南、西南4个区域。当观众脚踏电动地图某一区域时,该区域便会发生光线变化,屏幕上同步显示相应历史图片资料,增加了展览的互动体验。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大型多媒体复原交互式景观。该景观由大型电子地图、影像视频、电报手稿共同组成。通过电报手稿动态展示、进军影像动态演示、电子地图互动展示等三者同步,共同展现中共中央与毛泽东同志在香山通过红色电波指挥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历史进程。

“共商国是”壁饰景观。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地——北平中南海怀仁堂礼堂内景为壁饰型背景墙,并悬挂油画作品《共商国是》。背景墙面两侧分别放置大型石刻铭文展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录》。

开国大典多维影像与艺术场景组合。该场景利用展馆东侧天井两层空间,通过大型多媒体透明屏装置与开国大典历史纪录片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开国大典的热烈欢庆氛围。

敏锐捕捉观众兴趣点,巧妙谋划观众“驻足点”

“为新中国奠基”展览按各部分侧重点不同,选取了多处观众关注度高的历史细节内容进行精心编排,从观众耳熟能详的历史中,深入挖掘其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增加人文关怀,让熟悉的故事听出陌生感、真情感,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例如,展览第一部分第一单元“解放军北平入城式通过外国使馆区东交民巷”的历史内容,采用将解放军行进路线图、历史照片相结合的形式,重点阐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全副武装昂首通过象征西方列强欺凌中国的代表性区域——东交民巷,洗刷了百年来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历史;第一部分第二单元进京“赶考”干部必读12种书目的内容,展览除展示了12种书目外,还配以毛泽东同志关于干部读书的具体要求,从而达到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警示意义;第三部分第二单元中“解放军占领上海后露宿街头”主要阐述了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既是威武之师,又是文明之师”,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可以说,每一个驻足点都会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观众的每一次驻足都将获得一次红色教育,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形式设计赋予文物生命活力,增彩“文物看点”

革命文物是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它不仅凝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而且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为新中国奠基”展览充分考虑了革命文物特有的红色文化属性,在展陈设计过程中认真梳理革命文物同革命历史间的勾连性,通过恰当的设计形式使文物具有生命力,真正融入展览,成为历史叙事的关键一环,从而增彩“文物看点”。

设计壁饰景观,为文物安家。文物只有回归历史、融入历史,才能体现其内涵特质。展陈中,为了展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相关文献,展陈设计人员参照西柏坡革命旧址的建筑风格制作了壁饰景观,使观众能够在线索清晰的历史图景中观察文物,加深对文物的理解。

为文物“量身定制”专用道具。革命文物由于经历战火硝烟,很多都斑驳不堪,字迹难辨,如立功纪念章、纪念邮票等。为了使观众能够清晰观看文物细节,展陈设计团队在文物上方安置了一枚放大镜,使纪念章、邮票上面的文字、图案清晰可辨。此外,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使用的钢盔、棉帽、大衣、军号等文物,并不是直接摆放在展柜里,而是借助道具,将其托在空中,便于观众从各个角度观看,提升观赏效果。

矩阵排列,烘托氛围。为了使文物展示效果更具冲击力、震撼力,展陈设计团队大胆采用矩阵陈列的设计手法。如将搜集到的120多种中外文版本的《论人民民主专政》集中陈列,可谓蔚为壮观。这种展示设计手法,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同志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和巨大社会影响力。此外,解放全中国大型景观中,将近200支步枪、机枪密集阵列展示,就如同凯旋的解放军战士列队接受人民的检阅,使观众肃然起敬。

开国大典使用的礼炮

采用轴对称设计,营造庄严的仪式感。为了凸显开国大典隆重热烈、庄严大气的氛围,营造出中国传统特有的仪式感,展陈设计团队将十门开国礼炮以天安门背景图片为中心,对称排列,炮口斜角一致,使观众仿佛置身庆典活动之中,隆隆礼炮震耳欲聋。

03

宣教工作形式新

“为新中国奠基”展览宣教工作不断创新宣教手段和形式,拓展宣教阵地,使展览宣教触角不断延伸,拓宽了宣教空间,拉近了宣教距离,提升了影响人、感染人、净化人的社会教育功能。

开通“云课堂”,引领“新热潮”

在疫情临时闭馆期间,香山革命纪念馆“停展不停讲”,开展“云课堂”直播活动,线上为学生讲解主题展览,先后联合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第九中学、北京市一零一中学等大中小学校开展了20余次“云课堂”宣教活动,带领2万名学生线上参观“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学习红色革命历史、追寻革命先辈足迹。截至目前,香山革命纪念馆“云课堂”宣教活动讲解时长突破1000分钟,获赞30余万次,“云课堂”预约络绎不绝,引领了疫情期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热潮”。

虚拟展,为展览插上翅膀

“为新中国奠基”展览对外开放后,香山革命纪念地虚拟展馆也随后上线,全面展示“为新中国奠基”展览和香山革命旧址全景画面。虚拟展馆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以360度视角实景展示,为观众提供沉浸式参观体验,最大限度展示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香山革命旧址的内容和景观,提供了虚拟全景、展览图片、文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内容,并为观众提供了多种导览方式,让千里之外的观众足不出户,便可以观赏展览。

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革命主题纪念馆都是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神圣殿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精神殿堂的守卫者,香山革命纪念馆将一如既往,旗帜鲜明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使之转化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