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地评线】京彩好评: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要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坚定了全党全社会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

精准脱贫是关键。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脱贫是关键。必须深入走访调研,通过“望闻问切”、对症下药,搞清楚、弄明白特困区为什么贫困。如果是交通问题就要想办法凿山挖路;如果是教育问题就要想办法扶贫扶智;如果是劳动力问题就要鼓励回乡创业。只有确保脱贫不脱离实际,才能打好脱贫攻坚的奠基石。让贫困人口脱贫,体现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路线方针政策,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系、心之所惦。扶贫工作是第一民生工程、头等大事,是当前所有工作的重心。

改善民生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大踏步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扶贫开发标准在逐渐提高,现在要从解决温饱转向巩固温饱,要将扶贫重新定位,从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发展经济能力来缩小贫富差距。我国现今更加注重发展型的民生改善。扶贫工作不仅要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更要注重提升群众接受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这些水平就能使他们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打赢脱贫攻坚战能极大地改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能让全体人民安居乐业,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

紧密联系群众是依托。扶贫工作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是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开展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离不开党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做好扶贫工作,需要走群众路线,应持之以恒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量身订做帮扶项目,主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激发贫困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帮忙寻找脱贫致富对策,做到精准施策,让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升扶贫实效。

党员带头是责任。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脱贫攻坚是新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要识时局,顺时势,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加快脱贫进程。党员干部要争做脱贫路上的“领头羊”,要充分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向脱贫攻坚路上的模范学习;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力出汗。

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有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奋斗实践,我们党一定能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这两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铸新时代的丰碑,一定能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不朽业绩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一定能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我们党以愚公移山之志向贫困发起的宣战,是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中华民族开启的新征程。激励动员更多的力量投身于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奏响携手奔小康的时代强音。(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盘龙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赵一頔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