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近日出版发行,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经据典,句句珠玑,话语中饱含对党员干部的期许。
做好“服务者”,把人民放在心尖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提到“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在各项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广泛尊重和了解民意,满足所需所盼;充分汲取和采用民智,回应所思所想;努力利用和协调民力,做好所作所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旗帜上,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尽心工作,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当好“清廉官”,诱惑面前志更坚。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怀着“为民服务”的初心走上工作岗位,希望能尽绵薄之力改善群众生活。然而,在行进的道路上总有少数人陷入金钱的泥沼,成为权力的附庸,丧失了理想信念,背离了初心使命。金钱和权力是党员干部为民之路上的“拦路虎”,意志不坚定者极容易误入歧途。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主动检视自我,打扫身上的政治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经常性地同党中央要求“对标对表”,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汲取抵抗诱惑的力量。
勇当“挑战者”,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敢于接 “烫手山芋”,在“抓耳挠腮”中缕清思路,磨炼本领。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党员干部不能满足于简单机械地重复工作,必须学会从困难中积累经验,从磨难中锤炼意志。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和洪水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党员干部要把脱贫攻坚当成天然的“练兵场”,练就自己的“金刚不坏之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上“绷紧弦”,在行动上“拉满弓”,深入贫困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加大工作力度,聚焦突出问题,逐村逐户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如期啃下贫困地区的“硬骨头”。(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滁州市天长市永丰镇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