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阶段推进文化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

新时代新阶段推进文化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在肯定以往五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文化建设展开顶层设计,为新时代新阶段推进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纲领。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全会公报关于文化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努力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一、新时代新阶段推进文化发展的战略地位

结合我国不断“强起来”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代新阶段推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也包括文化价值观、民族凝聚力等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和体现,也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当今国际上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文化的影响力集中表现为价值观念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当今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和较量日趋激烈。可以说,文化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推进文化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伴随经济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得以改善。我国在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开始追求质量更高的生活,包括向往和期待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而通过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和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必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加强文化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不可或缺

一个社会的现代化是立体的,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其中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强大动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见,建成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强大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既需要有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也离不开强大精神动力的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因此,在“十四五”时期,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下更大功夫抓紧抓好,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

二、新时代新阶段推进文化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在充分认识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地位的基础上,为了确保我国文化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和轨道稳健前行,还需要准确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目标,以及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〇三五年我国文化发展的远景目标

我们党的几代领导核心,一直以来都重视文化发展问题,他们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党在领导文化建设上的实践探索和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适应和推进我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高度,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后,进一步提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我国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从九个方面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其中对文化领域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即“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样的目标设定立足于当下又兼顾长远,涵盖了广义文化领域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国民素质涵养的微观要求,也包括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宏观层面,以及国际综合国力竞争这一更高更深层次,传达出在当今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情况下,文化价值观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也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使命担当和远见卓识。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不是一下子的,而是一个分阶段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远景目标以及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也不例外,也是通过一系列阶段性规划逐步展开和实施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是在我国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决策部署,在加强文化建设方面明确提出,主要目标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如何具体落实好这一目标任务,全会明确强调需要从六个方面展开,这就是: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二是“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四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五是“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凡此种种,充分表达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探索在日益深化。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发展要遵循的思想原则

为顺利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择其要者,主要有: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基本精神,特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想理论武装。

第二,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否科学,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新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因而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第三,坚持系统观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就要努力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坚持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念,将推进文化发展纳入现代化建设全局统筹兼顾。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第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信心和支持就是我们国家奋进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实现“十四五”时期各项规划部署,我们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惟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也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为此,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

以上这些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带有一般性,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层面强调的,但同样适用于作为这个全局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建设,所以推进我国文化发展也必须始终坚持和遵循这些思想原则。同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文化发展,在遵循现代化建设一般性原则要求之外,还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建设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要求。一是正确处理一元主导和多样并存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马克思主义对多元化、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导引领作用;二是文化软实力属于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推进各项文化改革发展必须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文化发展要坚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既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体现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三、新时代新阶段实现文化发展目标的着力点

为了将“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关于推进我国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要求,当前加强文化建设要在这几个方面聚焦发力。

坚定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就要坚定文化自信。惟其如此,才能理直气壮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而不断推进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能否坚定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强大至关重要。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新阶段,坚持和坚定文化自信,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底气。可以说,坚定文化自信是我国文化建设最为关键的引领力量。为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促进文化创新创造,努力增强我国文化发展的生机活力。如果没有这种自信和定力,最好的规划部署也只是纸上谈兵。

健全和发展文化产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文化产业肩负着生产和供应高质量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任务,同时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发力点。从总体来看,当今我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差距,与文化强国建设目标要求也不相适应。因此,我国文化强国的建成,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首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其次,通过依托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积极探索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创新发展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提供更多更好的既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又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彰显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第三,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发挥好文化产业在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点作用,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推进文化国际传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营造正能量文化氛围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需要重视和加强主流声音,提升主流思想舆论的引导力、影响力和感召力,让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和信念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我国,思想舆论宣传工作一直以来扮演着喉舌、桥梁和纽带的角色,所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要求,要发挥好主流媒体引导优势,打造特色思想理论品牌,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教育,着力在多元多样文化生活中确立主导价值、谋求社会共识,彰显主流思想舆论的价值引导引领功能,积极弘扬向上向善的社会正气,让社会精神面貌不断改进,以昂扬向上的生机活力,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自觉。

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社会文明涵盖公民素质、社会风尚和公共文明三个方面,既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状态的集中体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重大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规划建议中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最终要落实和体现在人的文明素质提高上,为此就要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从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共文明素养等方面发力,具体任务包括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新阶段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在人们的行为实践中。同时,围绕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远景目标,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礼赞英雄精神和时代楷模,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传承优良家教家风,弘扬诚信文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涵养文明社会生态,养成良好行为规范,以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定力,向世界展现走向现代化的中华民族之文明形象。

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新时代新阶段文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繁荣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为全面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15BKS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80384700。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