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红迹·第七期]:在这里,鲁迅的演讲为何能唤起万众一心

[京畿红迹·第七期]:在这里,鲁迅的演讲为何能唤起万众一心

庆祝建党百年,追寻京畿红迹。今天我们探访的是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旧址。

从和平门地铁出发,沿着南新华街向南,能看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在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校史展览馆北侧,是北京杏坛美术馆。

在美术馆大门西侧,立有一块石碑,碑文上写着:国立高教(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图书馆旧址。

603e3b5be4b0063ef3d59c13

它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后来,师范馆独立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至厂甸,也就是如今的南新华街区域。民国时期,优级师范学堂更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7月,北京高师正式更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

在师大创立之初,当时就有“男女两高师”的说法,“男高师”为国立北京(北平)师范大学,“女高师”便是国立北京(北平)女子师范大学。

北京两高师,像一对相辅相成、共同奋进的兄妹,写下“红色师范”的光辉历史。1919年“五四”运动中,北京高师学子首当其冲,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中。1920年,李大钊举家迁至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今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居住,从那时开始,李大钊便在同时在两高师(两师大)任教。北京“两高师”成为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在他的影响下,缪伯英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女党员。

沿着定阜街向东走到尽头,能看到一座古朴大气的建筑。这座融合了中西方艺术的独特建筑物,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又一前身——辅仁大学旧址。

走进校门,拾阶而上来到礼堂。1932年11月22日,就是在这里,鲁迅先生发表了一次热情洋溢的演讲。他慷慨激昂的演讲,点燃了在场所有人对国民党当局的愤怒,会场上响起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政府”的口号声。

在学校小花园里,还有一块一二九运动纪念碑,这块石碑所纪念的,正是辅仁大学师生动人心魄的爱国故事。

1935年12月的两次爱国大游行中,辅仁大学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辅仁大学化学系学生文立征参与了12月16日的游行。1937年“七七”事变后,这位爱国学生,去往山东,成为抗日游击队的一名战士,不幸的是,1945年2月22日,因叛徒告密,文立征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4岁。他的动人故事,后来被电影《铁道游击队》所采用,塑造成为政委李正这一角色。

抗日战争时期,辅仁大学是唯一一所不悬挂日伪国旗、不读日伪所编教材、不开设日伪奴化课程的高校。以文抗日,以武抗日,辅仁大学的爱国师生们,以自己的先进思想与实际行动,留下了色彩凝重的红迹。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