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做了一阵子名副其实的“北漂”。他的“北漂”生活到底是啥样子呢?我们来看看他的吃、穿、住、行。
“北京党史”慕课|第24课 吉安所左巷的红色印记
相关阅读
- 中国社会科学网:【读方志 游中国】打卡宜昌2024-10-08
- 1921年10月:秋风万里动2021-10-22
-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丨“敌人要敢来,叫他见阎王”2021-07-29
-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丨沙峪战斗:军民联手伏击日寇创战绩2021-06-28
- 昔日星火燎原地 今朝旧貌换新颜2021-06-03
- 修缮一新!到中山公园感受来今雨轩的红色印记2021-06-01
-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丨纪晓岚故居的一段红色传奇2021-05-06
-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北平学子南下唤起抗日救亡热潮2021-04-30
-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 | 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在这里诞生2021-03-05
-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 | 从中法大学走上救国兴国之路2021-02-25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生日快乐,青春中国
- 【廿四节气·寒露】秋意浓,露凝霜,养生正当时
- “电影+” 加出消费新动能
- 中秋承古韵 明月映团圆
- 国庆中秋喜相连 风清气正共欢庆
- 韩文科:面向“十五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杨英杰: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世界意义
- 刘颖:“大安全”理念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 【党员课堂】左鹏: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十一”假期|京津冀文旅服务“一盘棋”
精选视频
【中华文明】何以“大一统”?中华文明的历史回答
中华文明丨从“最初的中国”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
划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核心任务大拆解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