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吴尊友:新冠疫情未来趋势与防控新策略(2)

无症状感染者形成的传播是疫情防控大挑战

吴尊友表示,无症状感染者的潜在传播风险问题依然值得高度重视。比如,2020年12月份,北京的一个考生,做完核算检测后到外地出差,结果核酸检测呈阳性。作为无症状感染者,在旅行途中可能会形成传播,但如果我们都戴好口罩,传播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从北京、新疆喀什等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发现,在诊断的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确实有所增加。比如喀什疫情期间,80%的诊断病例都是无症状感染者。这是不是因为扩大核酸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无症状的病例呢?这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吴尊友介绍,从2020年4月1日开始,国家对所有入境人员一律进行核酸检测集中隔离,通过对这个群体进行6个月的跟踪随访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占入境人士诊断新冠感染者的比例有显著增加。这对感染者个体来说是好事,因为重症比例小,死亡概率大大降低;但对疫情的发现和控制来说,可能就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很多感染者无症状或轻症,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有病症,等到有症状的感染者出现时再来救治而发现疫情时,可能已经隐匿传播了一段时间,对疫情防控而言,难度就加大了。比如,2021年初在石家庄、黑龙江发生的疫情,等发现第一个病例时其实已经传播了不少人。

与此同时,新冠病毒的变异也带来了新挑战。据报道,在英国发现了病毒变异后,新感染的病例比先前感染的病例病情更严重,新感染者的死亡比例也有所增加。“而国内目前观察的是早期的境外输入者的情况,英国变异后病毒是否会已经传到了世界其他国家?如果真是如此,那新冠疫情的发展趋势就可能出现更多不可预测的情况。不过,英国疫情出现连续下降,还是给世界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吴尊友说。

秋冬季前把我国疫苗接种率提高上去

“很多人关心会不会再出现类似的输入性新冠病例引起的传播”,吴尊友表示,肯定会有。只要境外疫情没有控制住,总是会有的,但是不会出现大的反弹。因为疫情防控的方法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

比如,北京新发地、上海等几起疫情的防控工作都做得很好,短时间内就把疫情控制在很小范围内,而再往后发生的疫情(除了石家庄)的防控工作,基本上2-4周就结束了。

吴尊友解释,在全球迅速普及疫苗接种的当下,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预防效果基本相近,这是人类战胜新冠病毒的最重要手段。在没有疫苗的阶段,全球与新冠肺炎的第一轮遭遇战中,我国采用“围堵”策略,成了赢家。在有疫苗的新形势下,欧美国家凭借“自然感染+疫苗接种”双轮策略驱动,会比我国更快形成整体免疫力。

“因为我国人口多,要达到群体免疫的接种人数需要达到约10亿人”,吴尊友呼吁,现在全国正在大力推广疫苗接种,如果还没有接种的需要赶紧去接种,接种得越早越好。我们一定要在秋冬季以前把疫苗接种率提高上去。谁先把疫苗接种率达到群体免疫,谁才有可能先打开“国门”。所以公众要一起努力,尽快接种疫苗,以达到群体免疫所需要的疫苗接种覆盖率。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