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德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明大德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中图分类号] D2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1)05-0066-04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广大党员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赓续好党的精神血脉,传承好党的成功经验,在学思悟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知信行中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时刻保持“赶考”的政治清醒和昂扬精神,这是每位党员领导干部立足新时代、开启新航程,上好“明大德”这门必修课,应该而且必须交出的合格答卷。

学史崇德首在固根本

就一个民族而言,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团结奋斗的精神家园;就一个国家而言,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就一个政党而言,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革命理想高于天。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叶剑英,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第四军参谋长。那时一个国民革命军师长每月收入约两三万元,如果跟着蒋介石,还可以做国民党大官。1927年,在目睹蒋介石公然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后,经过三天三夜的思考,叶剑英毅然选择通电反蒋,于同年7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叶剑英从此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并在党和国家数次紧要的历史关头挺身而出,用行动捍卫了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是毛泽东给予叶剑英的高度评价。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毛泽东说过:“共产党人决不会抛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理想源自坚守,信念成于磨砺。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永远在路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如果说培养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是我们党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那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化对党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的认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则是当代共产党人立根固本的关键。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把握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坚定政治信仰和历史定力,增强理论自信和政治定力。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学习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直面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用新发展理念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实践。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深刻内涵。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要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画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同心圆。

砥砺前行重在讲政治

毫不动摇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品质。马克思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的斗争。”毛泽东认为: “政治,不论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不是少数个人的行为。”邓小平谈到改革与执政的关系时,明确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与百年大党成立、发展、壮大的历史同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也同样经历了探索、总结、成熟的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为消除党员中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1926年1月和5月,中央局先后发布了《中央组织部通告第二号》《支部的组织及其进行的计划》,提出“思想的政治化、行动的纪律化、研究的系统化、生活的集体化”。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提出要“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和“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1942年2月起,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党创造性地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党内思想斗争原则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政治生活方式。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要牢记“两个务必”,激励全党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使党内政治生活在“十年动乱”后重回正常化,确保了改革开放大业的成功推进。党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政治建设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党的优良传统,适应新时代新变化,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日臻成熟。要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树牢“四个意识”,练好对党忠诚的“真功夫”。要树牢政治意识,忠诚于党的纲领。对照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处理问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树牢大局意识,忠诚于党的事业。对“国之大者”做到胸中有数,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决策部署。要树牢核心意识,忠诚于党中央权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树牢看齐意识,忠诚于党的纪律。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增强辨别是非、驾驭局面、防范风险的能力,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以史为鉴旨在赓血脉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来自人民的鲜明阶级属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土地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中国人民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决定力量和依靠力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赓续百年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血脉,是党在自我革命中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从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提出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从江泽民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胡锦涛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原则,是百年大党坚守宗旨的生动言说,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中国化表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每位共产党员站稳人民立场,不断提高党性修养。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甘心拜人民为师,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制定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两个维护”与对人民高度负责相统一。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恪守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用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坚定跟党走的政治自觉,用为民谋利、为民尽责、为民担当践行人民情怀。要坚持党的领导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相统一。保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在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凝聚力量。

应对风险贵在强精神

1956年8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我们团结党内外、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百年风霜雪雨、百年大浪淘沙,从八七会议纠正右倾机会主义,到古田会议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残余等非无产阶级思想;从遵义会议在组织上结束党内“左”倾错误,到延安整风从思想和作风上进一步正本清源,都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惊涛骇浪中,为了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而进行的伟大自我革命。正因如此,中国革命的薪火,才愈燃愈盛而终成燎原之势。也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从北大红楼、走到嘉兴南湖、走到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西柏坡、走到北京香山,最终建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党率领中国人民百年伟大实践创造的一个个人间奇迹,一次又一次证明了,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的变局与自主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区域发展、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农业基础等领域短板并存的局面。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目标新任务,需要通过党史学习,增强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的大无畏精神。要弘扬斗争精神,面对风险挑战,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确保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完成。要增强斗争意识,不断完善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面对危机困难敢于挺身而出、敢于发声亮剑。要提高斗争本领,培养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提高政治品德修养,勇于和善于同一切违反党纪党规的言行作坚决的斗争,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

(本文是2021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统筹发展和安全研究”〈项目编号:21LLMLA00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3]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杨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