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族,1921年11月生,1946年8月入党,浙江萧山人,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赓续红色基因的革命先烈后代。1942年被捕入狱,面对敌人威逼利诱,绝不屈服。立足本职岗位,勤勤恳恳奉献。开国大典上,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毛主席讲话,作为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赴莫斯科建立新华社记者站,其间多次担任周总理和中国访苏代表团的翻译。淡泊名利,从不向党伸手,从不搞特殊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
瞿独伊
- 绝壁开“天路”2025-07-04
- 第一视点丨弘扬“红船精神” 勇立时代潮头2025-06-23
- 大秦铁路上的温暖与感动2025-02-17
-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2024-11-19
- 援藏精神:中国共产党崇高精神的具体体现2024-07-12
- 援藏精神:中国共产党崇高精神的具体体现2024-07-12
- 近观|十年前的那次会议,总书记生动阐释开荒牛精神2024-03-05
- “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2024-01-03
-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奉献精神2023-05-08
-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奉献精神2023-05-08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弛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生日快乐,青春中国
- 【廿四节气·寒露】秋意浓,露凝霜,养生正当时
- “电影+” 加出消费新动能
- 中秋承古韵 明月映团圆
- 国庆中秋喜相连 风清气正共欢庆
- 韩文科:面向“十五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杨英杰: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世界意义
- 刘颖:“大安全”理念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 【党员课堂】左鹏: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十一”假期|京津冀文旅服务“一盘棋”
精选视频
【中华文明】何以“大一统”?中华文明的历史回答
中华文明丨从“最初的中国”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
划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核心任务大拆解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