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北京秋高气爽
人们掀起了新一轮前往香山“打卡”的热情
香山之于北京、之于海淀
早已不是一个地标或者景点
而是红色革命精神的象征
如今
当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
昔日老“网红”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引导我们前去“追星”
我们追的
是这颗照耀中国的红星
风雨沧桑:来时路是最好的教科书
双清别墅内,绿荫如盖、碧波轻漾。据说当年毛泽东同志来到这个院子,看到此情此景时说:“这个院子不错呀。比我们在西柏坡的院子还大、还漂亮。”于是这里就成为了中共中央进京后的第一个落脚点。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进驻北京香山,这里成为党中央所在地。在这里,毛泽东、朱德同志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角,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全国各地胜利大进军,彻底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在这里,中共中央同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共同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描绘了建立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思想火炬:将“赶考精神”进行到底
2019年9月,香山革命纪念馆落成开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瞻仰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缅怀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截至7月,香山革命纪念馆已经累计接待观众近70万人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已有14万余观众到馆参观学习。这些参观者中,不乏带着孩子的老人,也有举着手机开直播的年轻人,他们来到这里,在毛泽东同志阅读南京解放报道的照片前驻足、在当年从西柏坡进京的同款吉普车前留影、在“劳动大学”的证章前听讲解……让记忆乘坐着时光机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越,细细品味着“赶考精神”,在重温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感受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的同时,也擦亮了心中那颗闪闪的红星。
红色基因:做好新时代的答卷
如今,香山脚下,北京地铁西郊线穿越于城市与西山。从桃花节到红叶节,让游客享受交通的便捷,勾勒出百年中国的追梦轨迹。
作为地区建设者、伟大变迁的见证者。香山地区的干部和居民们也在以“新时代赶考精神”为引领,做好每一件实事,努力守护好家门口的红色风景。志愿者们在修葺一新的买卖街、煤厂街坚守岗位,孩子们在美如画的口袋公园开心嬉戏,老人坐在自家洁净的庭院前悠闲地下棋,家门口一刻钟商圈的商品应有尽有。香山地区呈现出了一番春和景明的新面貌。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的接班人有新的担当。我们在革命圣地中学党史、悟思想,更重要的是办实事,开新局。作为新时代的赶考人,海淀人定会以永不懈怠的赶考精神,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百年来
海淀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
一步一个脚印
一代接着一代人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红耀海淀谱新篇》专题片
从9月26日—9月30日
在海淀有线电视《海淀新闻》栏目后播出,
每日一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