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推动工作创新
创新青年婚介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搭建农村青年婚恋教育、婚恋交友、婚姻服务平台。鼓励村妇联主席成为农村义务红娘,为农村青年提供婚恋服务,宣传引导抵制高额彩礼、奢华婚礼。充分利用农民春节返乡等时间节点举办农村集体婚礼,倡导家庭婚礼、旅行婚礼等有纪念意义的婚礼,引导婚事新办。
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方式。推广农村互助型养老,积极引入相关公益组织,不断完善服务方式、内容等。在有条件的地区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逐步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驿站、老年幸福餐桌等互助性养老设施,改造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对条件适宜的整合提升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农村留守、失能、孤寡老年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鼓励村级组织通过与赡养人子女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等方式,督促子女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权益维护等方面自觉承担家庭责任。高度重视老年人感情需求和人文关怀,建立对农村留守、孤寡老年人的定期巡访联系制度,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老年人独自生活风险。
当前,全国60岁以上老人的人数已经超过了2.6亿,一半在城市,一半在农村。尤其是农村,有3亿正当年的农民在城里打工,所以,这还导致了农村老人无人照料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要重视起来。
现在有一些好的例子,一些富裕的村庄建立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驿站。这可以解决一部分老人吃饭的问题,还能让老人聚在一起聊聊天,愉悦心情。
创新农村婚丧宴席举办方式。鼓励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等场所,为村民举办婚丧宴席提供便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宴席服务队,明确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服务承诺,防止大操大办、浪费攀比。
七、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强化责任落实
强化党委领导责任。地方县级以上各级党委要把农村移风易俗摆上重要位置,在全面从严治党、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中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深入研究当地婚丧陋习、孝道式微等问题的形成原因,建立管用有效的工作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统筹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农村婚丧、孝道风气实现好转。
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县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可以看出,我们党是非常重视农村工作的。
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责任。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把推动革除婚丧陋习、抵制天价彩礼、解决孝道式微等问题列为重要工作内容,加强组织推动,深入教育宣传和发动群众,扎实做好落实工作。
刚才讲的是县的,县委书记是乡村振兴的首席责任人。这一段讲的是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也就是说,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推动革除婚丧陋习、抵制天价彩礼、解决孝道式微等问题落到实处,作出成绩。
健全监督机制。落实地方党政一把手责任,在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开展评先树优时,注意了解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相关情况。对文明乡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的予以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严肃问责。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协同联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切实解决好文明乡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中,乡风文明是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葬礼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不起以及孝道式微、农村老人老无所养等情况。这些不良风气的蔓延成为农民群众的生活负担,扭曲了我们的价值观。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教育,通过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村干部的模范带头,以及农民自治作用,来达到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我们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依规,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因地制宜,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让农村的陈规陋习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还要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风气更加浓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