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

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躯体、心理、社会的完满状态。健康是民众的福祉,是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资源。《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聚焦我国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了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那么,当前影响全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全民健身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如何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缺乏锻炼成为多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得到巨大改善,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初期的不足50岁,达到2019年的77.3岁。但同时,我国正在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态势,目前患病人数约3.3亿,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居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在农村的占比为46.66%,城市为43.8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团队发表于《柳叶刀》的研究指出,除了膳食风险、吸烟外,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肥胖、肢体活动频率低等,均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我国居民上述健康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与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此外,中国成年人的超重肥胖比例已超过成年人人口总数的50%,6-17岁儿童及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

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缺乏锻炼成为多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业余静态行为时间由2010年的平均每天2.7小时,增加到了2013年的平均每天3.3小时。身体活动是指由于骨骼肌收缩产生的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所有活动,包含运动频次、运动强度、运动类型和运动时长4个基本要素。已有研究证实,即使是运动频次、时长、强度达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要求,也不能抵消静态行为对健康的损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3年中国居民由于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医疗花费近48.6亿美元,占全球的10%,其中间接花费17.8亿美元,直接花费30.8亿美元。其中家庭支出33.9%,政府支出55.8%,第三方支出10.3%。而充足的身体活动、规律运动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预防老年痴呆,促进骨骼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完满状态。正因为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全民健身行动”已经列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十五项行动之一。全民健身行动提出到2022年、2030年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分别要达到37%及以上、40%及以上的目标。

当前推进全民健身呈现出的特点及优化对策

公众对于全民健康有高度的认可,全民健身的理念得到普及,但不同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动机、障碍存在明显差异,真正做到经常运动锻炼的人口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4.1亿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从年龄分布看,呈现出随年龄增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降低的特点。20岁及以上人群中,93.8%的人认为体育锻炼重要,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不容乐观:2014年全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平均为33.9%,20岁及以上的人群为14.7%。因为“没时间”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达到30.6%,其次为“没兴趣”“惰性”“没人组织”;而6—19岁儿童青少年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怕“影响学习”“没兴趣”“不喜欢”“太累”等。针对不同群体存在的问题,提高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需要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重视。建议落实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民健身行动的主体责任,在学校切实落实“阳光运动一小时”的前提下,组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够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大学制定学生体育锻炼考核机制,提高大、中、小学生体质。职业人群由于工作、通勤、家务、子女教育占用时间较多,建议企事业单位建立工间操制度,举办健步走比赛,以及结合工作性质和环境,设计适宜员工运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的健身活动,使其能“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运动健身的支持性环境持续改善,仍存在巨大改善空间。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显示“缺乏场地设施”既是影响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也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制约因素。《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建设一批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建设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努力打造百姓身边‘15分钟健身圈’”等改善体育锻炼支持性环境的举措。建议一方面调整经营性健身场馆税费,促使运动健身场馆费用下调,减轻公众运动健身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扩建和优化全民健身场所,创造全民健身的支持性环境,以居民区、企事业单位为核心,打造15分钟健身圈,提高国民对健身环境的可及性;基于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配置相应的健身设施、场所,并优化健身场所设施设备和条件,包括对社区健身设施的适老化改造;对现有运动场所分布、不同类型体育场所进行升级改造,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运动需求,比如,新加坡注重设置完整、连续的慢性步道,做到不被阻断、人车分离;再如通过大数据研究发现,绿视率高的道路、区域更容易吸引人们进行体育锻炼。

疫情防控常态化给全民健身带来挑战,如何在做好个人防护、场所管理的基础上,提高人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保障必要的运动强度,需要在全民健身活动形式、技术、管理方面有突破性创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全球持续一年多,我国采取积极的疫情防控政策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来自多个国家的研究均表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大幅减少。对此,需要研发和推广运动健身新技术、新方法,激发国民特别是年轻人参加运动锻炼的兴趣,以适应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互联网、移动健康技术、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下多种APP具备运动、心率监测,VR、AR技术可以实现个人在虚拟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对此,可研发新的运动产品,实现非聚集、非接触的大型体育活动,使个体居家环境下的运动有更为丰富的体验感。

“体医融合”的促进与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第六章第三节明确提出“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首次将“体医融合”作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并指出要“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推动体医融合,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在实践方面,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了“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全国各地也开展了体医融合的广泛探索,如全国范围开展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上海体育学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进行医师、体育指导师在门诊协同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指导,江苏省建立省体医融合专家库、推动运动处方师培训。当前从理论上已经充分证明科学健身需要专业指导,对于存在不同健康问题的患者,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更是不可或缺。而如何从体制、机制上落实体医融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是对体医融合内涵的理解,体医融合最初意指体育与医疗的结合,随着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深入,当前认为体医融合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临床视角下的体医融合,也就是体育与医疗的结合,指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医学营养、健康评估、运动处方等,体育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另一种是公共卫生视角下的体医融合,主要是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的融合,体育融入卫生服务体系,共同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建立国民体质大数据,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发布不同人群的健身活动指南,指导运动健身。在“大卫生”“大健康”视角下,体医融合更应理解为体育与“健康相关服务”的融合。众所周知,健康的影响因素广泛存在,各机构、各部门都应承担相应责任,践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因此,未来的体医融合,首先要更为广泛、深入地与疾病治疗、康复、慢性病管理融合,可以参照戒烟门诊、营养门诊设置运动门诊,由专业“运动医师”基于个体评估提供精准运动指导,以及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纳入管理的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障人士等提供运动指导。二是进行专业运动医师、体育指导员培训,发布运动处方,为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不同群体提供运动健身指导,增加国民的运动锻炼技能,提高国民运动锻炼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使学校、企事业单位组织实施的学生、职业人群运动健身活动能更好地达到运动锻炼的目的,服务于身心健康;三是与城市规划建设、社区建设、园林绿化等部门合作,介入社区健身设施选配、布局,城市运动建设环境布局、绿化设计等,为全民健身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全民健身是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实现手段。推进全民健身,提高国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需要进一步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完善顶层设计,从政策、环境、服务、运动知识与技能普及等多方面协同推进,通过多部门合作建立机制,完善和优化全民健身环境,推进体医融合,创新全民健身技术和方法,助力国民养成运动健身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全民健康,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作者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年。

②郭建军:《体医融合推动健康革命路径探讨》,《慢性病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③张豫:《体医融合模式开展研究综述》,《浙江体育科学》,2021年第5期。

④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2015年11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