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鑫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青年讲师
走进信息时代,青春强国有我。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主题是“5G时代畅想”。相信很多同学对这个题目也比较感兴趣,比如,5G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通信事业是如何发展的,让我们能够享受信息高速发展、社会更加智能化的时代?今天,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无线通信的发展
说起无线通信的发展,首先我要跟大家分享两首古诗词。
第一首是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这首诗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描写的就是古人的通信方式。比如,古人靠在烽火台上点燃的烟雾作为报警,以此将情报和信息传递给君王和统治者。“家书抵万金”,在古代,能收到亲人的一封信,是非常珍贵而难得的。
第二首是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在这首词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中的“锦书”,类似于家书,表达了对爱人相思相恋之情;“雁字回时”中的“雁”,指的是大雁,而大雁不仅送来了书信,还送来了家乡的思念。在这句话中,锦书和雁都是古人通信的手段。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两首诗词,就是想讲这样一个背景:通信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本能需要。
在通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信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了。以前,我们想和山谷对面的人沟通,就要靠大声喊或挥舞小旗,如果山谷中间隔着山峰,无法依靠声音或者视觉的方式传递信息,怎么办?这就需要依靠无线信号这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进行传输。
从电磁波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无线电是分为不同频率的。什么是频率?举个例子,有的人讲话声音刺耳,这就是频率较高;有的人讲话声音浑厚,这就是频率较低。从上图可见,在电磁波谱中,波长由长到短是: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波的绕射性越来越差,但是其穿透性则越来越好。比如,广播的频段一般都比较低,波长较长,这样就可以绕过山川、河流,带给我们各种声音。说起通信,在古代人们可以通过家书、鸿雁、烽火等各种方式进行交流;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的方式进行信号收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