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上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多个节目大放异彩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上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多个节目大放异彩

说起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邰丽华领衔主演的《千手观音》。在近日的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上,手语国歌、残健融合的舞蹈表演、会徽的展示,让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又一次走入国人的视线。这支特殊的艺术团体,如何选拔演员,如何训练,他们背后又有什么感人的故事?本报记者采访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走近这些自强不息、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艺术家们。

资料图 摄:武亦彬/北晚在线供图近百名演员涵盖舞蹈、声乐、器乐三类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历史可追溯到1987年,30多位喜爱艺术的残疾人在党和政府的特别关怀下,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宣告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诞生。2002年,经国家批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艺术团由业余建制的群众性艺术组织,成为专业艺术团体,进入文化市场。多年来,他们陆续推出过《千手观音》《化蝶》《雀之灵》等多台演出。

目前,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有聋人演员、视障演员和肢残演员三类,共92人,艺术门类涵盖舞蹈、声乐、器乐,艺术团还设有自己的乐队。“艺术团有自己的附属学校,每三年面向全国发招生简章,适龄初一学生都可以报考。”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出部负责人李文倩介绍,团里的演员分梯队建制,有中坚力量也有后备学员队伍,中坚力量的平均年龄在二十四五岁。

每年艺术团招新,都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有些演员并非天生残疾,此次冬残奥会开幕式上,在手心展示“最小会徽”的盲人,就是该团萨克斯演奏家王琦。少年时的一次意外让王琦全盲,他自强不息学习萨克斯,屡获奖项。王琦进入艺术团后,团里为他提供学习萨克斯的经费,帮助他继续深造。

进入艺术团后,团员们要集中住宿,上课、练功都有固定的时间安排,艺术团采取类军事化的管理,纪律严明。“我们不光要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希望他们拥有军人一样的素质和修养,这样无论是对提升艺术质量,还是对他们个人都有帮助。”李文倩说。

聋人是盲人的眼睛 盲人是聋人的耳朵

跟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和工作人员聊天,他们最经常说的话是:“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彼此之间有很深的默契。”

李文倩介绍,艺术团的聋人舞蹈演员们有的配了助听器,有的有人工耳蜗,可以感受到一些节拍重的音,但在学习和排练中还需要手语老师的帮助。“当编导老师给出转身等信息的时候,聋人孩子不会像健全人孩子那样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需要手语老师翻译一下,但这个时间不会很长。”李文倩说,目前团里有四位手语老师,除了睡觉,他们几乎都和演员们生活在一起,达成了非常强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呼吸,演员们就知道下一秒要做什么。

盲人演员们之间也有着令人感动的默契。“我们的演奏肯定是不看谱的,背下来再互相磨合。”王琦说,在演出的时候,“我们听到身边人的一个呼吸,就知道下一秒我该怎么进这段音乐。”艺术团里聋人和盲人之间也无时不刻在互帮互助,聋人是盲人的眼睛,盲人就是聋人的耳朵。平时出行和演出上下台,聋人伙伴就搀着盲人,出去住酒店,也是搭配着住,服务员来了聋人伙伴能看见,闹钟响了,盲人听见就叫聋人同伴起床。

对艺术团的团员来说,伙伴是艺术的搭档,也是生活中的朋友、家人。王琦就是在团里邂逅了自己的伴侣。“之前我们团门口就贴着‘欢迎你们回到温暖的家’,确实像它写的一样,我们都把这里当成了家。”3月18日至20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根据王琦的原型创作的幻境音乐会《永曜之花》将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舞台从不是高高在上的 艺术没有分界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良好气氛促进了他们在艺术上的追求,下基层、出国巡演,这个团都没有缺席。

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感动亿万中国人的《千手观音》自不必说,早在那之前,他们就在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上演出过这个节目。“《千手观音》火了之后,大家对残疾人的理解都有提升,各行各业对特殊人群有了更多的体量关爱,这让我很感动。”邰丽华说,那之后也有不少品牌找到艺术团,希望她个人或团里代言产品,“对我们来说,确实需要拿捏和权衡,什么是应该得的,什么是应该舍的。我和伙伴们决定,还是拥有一个宁静的空间,能更好地实现我们心里的目标。于是,我们放弃了所有商业性质代言的广告。”

多年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一直坚持下基层巡演,祖国各地的乡村礼堂、田间地头,甚至很多贫困山区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邰丽华回忆,“有一次我们去酒泉演出,当地没有舞台,我们就在田间土搭的舞台上演出。当时有人提议,在这里演就不用换演出服了吧?我坚持,无论在哪里演出,我们都要一丝不苟盛装登台。”

邰丽华记得,那次演出时,当地观众黑压压地来了一片,有的还趴在墙头上看。“中午演完了,当地大叔大婶用他们的大土锅、土灶台,给我们烧了一顿饭,盛菜都是用洗脸盆那么大的盆来盛,我们吃着当地的大馒头、大白菜,特别香!”邰丽华激动地说,“当地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没出过大山,我们尽一份力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他们也给了我们朴实的回馈。舞台从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也没有分界,虽然艺术团出访过103个国家和地区,但在我们心里,最好的舞台永远在祖国,把特殊艺术和温暖带给父老乡亲,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赵一頔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