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王二超:【家长课堂】航天员的太空生活(2)

第三,宇宙辐射、真空和高低温。太阳风暴导致很多带电粒子轰击到地球上来,但在地球上的同学们不用担心,在地面还是很安全的,因为地球受到了大气层和地球磁场的保护,可以屏蔽掉一些辐射粒子,臭氧层也会吸收抵御紫外线。

在太空中的空间站则没有这层保护,完全暴露在太阳的辐射之下。因此,航天器的结构材料会快速老化,电子器件会加快失灵。更重要的是,航天员的健康可能会受到严重损伤,使机体分子、细胞、组织结构受到损害,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所以,虽然我们看到的太空很美,但潜藏的威胁无处不在,除了辐射,还有流星体等。

另一个不利因素是真空和高低温。太空中没有空气,属于真空环境,人无法在其中直接生存,另外,因为没有大气压与人体内部气压平衡,内脏器官会向外膨胀,直至破裂。高低温,指太空中背阴的一面,也就是没有太阳照射的一面,与太阳直射的一面相比,温差超过200℃。航天员在训练时会进入到低压舱,进行低压测试,以提高对太空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空间站内,航天员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出舱后保护航天员的是航天服。航天服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没有动力的航天器。航天服的设计蕴含了较高的科技含量,营造出适宜人体生活的微环境,可为航天员舱外活动提供至少4小时生命安全和工效保障。目前生产航天服的国家非常少,包括中国在内只有几个国家能生产航天服。

第四,微流星和空间碎片。相信很多小朋友在晚上看星空时,都看到过流星划过。有时会觉得很美丽,甚至会许个愿望,但是如果在空间站中接触流星的话,是非常危险的。第一宇宙速度是7.9km/s,但流星在太空中的飞行速度远远超过第一宇宙速度,如果它要迎面撞到空间站上,破坏力是非常大的。

虽然我们见到的流星和落地的陨石不是很多,但据统计,其实每年都有4~6万吨的地外物质降落到地球上,相当于每年都有三万辆小轿车降落在地球上。其中大多数是微小的宇宙尘,看不到实体,较大的就成了流星或是陨石。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微流星的大小与分类。如黄豆般大的流星体,会形成流星光芒划过。比黄豆还要小的流星体,其热量会在与空气的摩擦中散失,从而不会产生光芒。如核桃般大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后会产生火流星现象。一般要达到苹果大小的流星体,才不会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其残余物质落在地面,形成陨石。

按化学组成的不同,可以把陨石分成三类,一是铁陨石,二是石陨石,三是石铁陨石。其中,石铁陨石比较漂亮,是铁镍合金以及硅酸盐的融合物。用灯照一下橄榄石的切片,能透过光芒发亮的部分就是铁镍合金。

最初没有发射卫星之前,太空中是肯定没有空间碎片的。随着航天器的发射,到目前为止有数亿颗毫米以上大小的空间碎片在地球轨道中运行,总质量达到了几千吨。地面有专门的监控来监测大的碎片,预测其轨道,以提前规避危险,而针对小的碎片,就要靠航天器在设计上对结构进行防护了。

(二)温馨的太空家园

虽然太空中的危险无处不在,但是空间站或航天器给航天员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太空家园。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天和核心舱。天和号长16.6米,直径4.2米,给航天员提供了更大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其中,尾段是资源舱,有燃料推进,对接的是天舟货运飞船,货物要从这里运输;前部是节点舱,有很多对接口,可以对接神舟飞船;中间是生活控制舱,大柱段是实验和工作的区域,小柱段是生活和休息的区域。与其他国际空间站相比,天和号空间较大,功能也属于比较先进的。且后续会添加新的舱段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增添更多的功能,进行更多的实验。

在中国科技馆西大厅放置了天和核心舱1:1结构验证件。这是用来进行结构验证的。在正式制作之前,先要进行仿真实验,进行原理验证,看看设计是否合理,有无改进空间等。

空间站上的机械臂是怎么运动的?机械臂有个特色,能像虫子一样爬行,它的两头都有标准的对接模块,可以从一个固定点移动接力到另一个固定点,并再原路倒回。这是非常先进和实用的设计,极大提高了机械臂的适用性。

三、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

(一)饮食

现在大家能看到很多航天员在太空中吃东西的场景,甚至能看到新鲜的水果,可以说,现在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饮食条件有了很大进步。早期,航天员只能吃到牙膏一样膏状的食品,这是受技术所限,一方面要保证食品方便保存和易于处理,另一方面也要保障航天员的营养。虽然膏状的食物不易到处飘残渣,但具体口感肯定没有现做的饭菜可口。

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在专门的航天食品领域的研究下,航天员可以吃到真空包装的牛肉片和各种小菜,甚至可以在空间站中开派对。饮食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可口了。这一方面源自火箭的运载能力提高了,可以运输更多的物资到空间站中,另一方面在于食品的保存手段提升了,可以把新鲜的食物带上太空,供航天员品尝。

虽然我们在地球上吃饭很简单,可以把食物、餐具放在桌上,平稳地坐下吃饭,但在太空中如果不好好处理的话,食物会飘得到处都是。为了克服这一点,航天器中设计了专门的餐桌和餐盘,可以吸附在固定的位置上。食品包装袋也可以通过松紧扣固定在餐桌上。现在航天员已经可以吃到地面做好的菜品了,比如宫保鸡丁。另外,也有很多脱水食品送到太空中。脱水食品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新鲜的食物脱水,这样食物就会变得很轻,利于保存。等到航天员食用时再将水注入,食物就又回归到新鲜的状态了。

(二)锻炼

失重环境下,人体会出现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为了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开展各项工作,航天员们需要不断锻炼。我国航天员每周至少做两到三次高强度运动来保持体力。国外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中,会依靠橡皮条一样的固定装置将自己固定在跑步机上进行锻炼。我国航天员也是通过把自己固定在设备上来进行运动的。中国空间站中很多附属的布条、布套,都相当于工作位,航天员通过把自己固定在不同的工作位上来完成不同的工作。

中国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在跑步机上锻炼,用拉力器进行扩胸运动,工作间隙也会做比较方便的运动,来保持肌肉力量,维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