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竹立家: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深入学习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3)

三、做好民生工作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换句话说,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之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当时我们重点要解决的是贫困问题。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让老百姓富起来。现在人民的需求已经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要做的是增强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使人民真正从内心中感受到美好生活。未来我们会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发展的着力点落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落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人类发展指数(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综合指标。目前,中国已经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行列。

从人均预期寿命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均预期寿命得到大幅度提升。2018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岁左右,在世界排名中排在第53位。改革开放以来,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中,国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故人均预期寿命也在大幅度增加。

从教育水平来看,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对较低。发达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是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9年。中国人口基数大,且早期教育发展速度较慢,但现在随着80后一代人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我国劳动力素质得到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50%。未来,我们要转变过去依靠“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充分释放“人才红利”。

从生活质量来看,其主要内容与社会保障、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一方面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投入,另一方面要弘扬社会正能量,提升人民的精神健康水平,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大力反对所谓的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消费主义等社会上出现的不良风气,大力增加社会资本。什么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就是精神力量的支柱,社会资本的核心是诚信,只有在一个诚信的社会里,人和人之间才能相互信任,才能大幅降低人和人之间的交易成本,才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精神健康水平。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活质量的提升是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加大提升人民精神健康水平方面的投入力度。

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增加人均预期寿命、如何真正提升平均受教育年限、如何加大社会保障,提高生活质量,继续做好民生工作。

从理论上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正面临很大的发展风险,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在增强。中国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在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时,不仅要时时对照上述三个标准,也必须要关注到国际国内出现的社会风险。未来,要通过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在发展民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对和破除一些不利的外部因素,从而实现教育均等化、实现免费的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充分就业、实现少有所教、老有所养,真正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公平感、归宿感、幸福感。

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就是要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精神安全、人格安全,要在具体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推进人民安全感的增强。

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要继续加大促进就业工作力度,开辟就业渠道,推动人民生活年年有改善。

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感,就是要加大社会公平力度,进一步完善司法和执法公平制度,真正使政府机关,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用好手中权力,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障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我们的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提高人民群众的归宿感,就是要建立人民和政府间的互信,要通过细小的公共政策让老百姓对政府有信任感和依赖感。这就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必须要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是要让人民从内心里感到生活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幸福的。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