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耐烦心

常怀耐烦心

作家沈从文特别钟意“耐烦”这个词,他在谈创作体会的文章中说:“我不希望自己比谁聪明,只希望自己比别人勤快一点,耐烦一点。”他一再拒绝别人对他的天才评价,说自己没什么才智,也无终南捷径,无非是能“耐烦”罢了。

烦,包括烦心,烦神,烦琐,烦杂,烦躁,烦闷等。耐烦,意思就是耐心耐劳,不厌其烦,不怕费劲,不急不躁。沈从文写文章耐烦,他的每部手稿上都有反复修改过的痕迹,多的甚至改过十几遍。一本八九万字的《边城》,他硬是写了半年多,平均每天不过三四百字,精雕细刻,一丝不苟。他当老师耐烦,批改学生文章时认真细致,写的建议和修改意见比原作正文还要多。他当文艺副刊编辑也很耐烦,要日复一日地改稿编稿,无数次地修改和斟酌。正是靠着这么一种“耐烦”的硬功夫,使他从一个小学毕业生,成为大学名师,文物权威,世界级著名作家。

无独有偶,他的湖南老乡曾国藩也对“耐烦”二字情有独钟。他曾经说过:“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又说:“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就是靠着耐烦功夫,曾国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建功立业,成就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名列晚清三杰之首。他的识人用人,也以“耐烦”为第一标准,他深信耐烦之人必成大器。因而,对能耐烦者委以重任,不能耐烦者一律不用。彭玉麟、鲍超、刘铭传、刘长佑等大将,都是他按耐烦这个标准遴选出来的,也都没让他看走眼,先后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代名将。

世间事不如意者十之七八。所谓耐烦,就是要耐得寂寞,耐得冷清,耐得劳苦,耐得住那些烦心的事,烦琐的事。成功者没别的诀窍,就是要有跑马拉松的耐力和韧劲,坐得住,稳得住,沉住气,拢住神,与那些烦心事拔河角力,与那些烦琐事耐心周旋,与那些烦恼事斗智斗勇。然后,才会迎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耐烦,如果再细细分析,可包括三层底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奋斗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精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坚持精神。有了这几种精神打底,实现理想就是早晚的事。有些人害怕麻烦,不愿奋斗,缺乏毅力。干工作不耐烦,敷衍塞责,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对人不耐烦,一脸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做事情不耐烦,心慌气躁,动不动就“烦死了”。他们注定难有作为,甚至于很难适应职场要求,被淘汰出局也是意料中事。

“耐烦”二字,看似貌不惊人,平凡无奇,实则重如山岳,气象万千,常怀耐烦心且认真践行的人,无论地位高与低,职岗重要与普通,做什么,都能做得好,且会受人信任和尊重。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追求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吧。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