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执念选错了目标与路径

别因执念选错了目标与路径

为考名校复读多年到底值不值?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确定价值标准、人生标准。当且仅当考名校是人生终极追求的时候,回答是肯定的。而实际上,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任何一所学校都仅是人的成长发展中相对短暂的一个阶段、环节与过程,甚至可以说是起步,永远难以成为终极目标。如果选定它为终极目标,客观上就成为将自己局限于青涩的限制。

当下,在不小范围内确实流行着一种将考上某所大学当终极目标的观念。“好好学习,考上某大学”便是有这种观念的人对学生和孩子反复叮嘱的口头禅。这种观念已经并正在误导着中小学生。如果他们真的考上某所大学,就会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意识,难以生成新的成长目标和计划,难以自律而趋于放纵,于是,便出现了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积极自主进取不足的突出问题。高考考生多年复读的现象是同一问题在高中阶段的表现。

有人或许认为,如果是自主选择为了自己的梦想,而非被动地为了补偿父母的遗憾去复读是值得的。其实,抱有这种观点的人还是没有看清楚此问题的实质。实际上,这些人是将人生成长的某个环节当作终极目标,将人生可能路过的某个节点当作终极的终点,而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未必甚至必然不经过这个节点,两者的差别仅在于观念的主体不同。

为了考上某所高校反复复读没有必要,这种做法打乱了一个人成长发展的自然周期。人的青春年华才几年,如果把太多时间都放在复读上面,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更多的是错失当事人生理、心理、人际、就业、家庭与婚姻、生育等众多方面的适恰机会。就以考生唐尚珺所追求的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言,14年的考分曲线也证明他多次错失良机,总体是划不来的。就个人而言,随着年龄增长敏捷度下降,考分的巅峰期已过,成绩必然下滑;就考分而言,随着时间推移和报考人数增加,考分相对于升学的效价在降低,后一年的分值低于前一年,总体看连年下跌,得不偿失。

长时间复读对自己的各方面智能成长发展也是限制。高考的知识内容范围有限,知识结构较为简单,学习方式方法刻板,反复刷题对思维产生限制,易于形成标准答案式思维。学习本身也要讲究方法,明智选择,如果只是拼命复读,低效重复,对正常人的信心、智能和学习生活体验都只能是伤害,可能成为自卑而痛苦的一生的起点,背离真正的进步与有效的成长。

大量历史例证表明,大学仅是人生与职业生涯的起点而非目标,上什么大学对人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决定因素在于进大学及其以后如何学习,学习效果如何。我国恢复高考后,不少大专毕业的学生成为院士,这是很多名校毕业生难以做到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没有必要过度追求上某所大学。在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一定要上某大学的价值越来越小。

是否复读、复读多少次,这需要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同时也应看到,不少人多年复读是不考虑家庭和社会为此付出的成本的。而客观上,除了个人,复读对社会资源的占用,却不一定能产生社会效益;复读只有对已有的不断重复,没有创新,努力而无效,甚至还产生负效,加大了内卷,急需解放与释放。

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视野开阔、知道为自己一生负责的人,不会以复读多年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目标,也不会把复读当作唯一的奋斗方式,而是会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利用宝贵时间去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技能,做自己喜欢做、擅长做的事情,快乐、开心地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