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奋力书写文化强国新篇章

【地评线】京彩好评:奋力书写文化强国新篇章

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章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文化强国之路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坚持守正创新,凝聚发展共识,开创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奋力书写文化强国新篇章。

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思想根基。自信才能立世,自强才能兴邦。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建设进程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巩固。改革开放40多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程,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自信愈加坚定的伟大历程。我们要保持对中华文化理想和价值、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文化创造,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做到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赓续历史文脉,培铸强国之魂。“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提供了肥沃土壤。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发掘、继承、弘扬,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要在深入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上持续用力,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根与脉、源与流中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繁荣发展。文化因创新而辉煌,文明因发展而精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大势,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譬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观念的有益养分;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折射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革新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映照出“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博大胸襟……这充分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内在契合性。展望未来,我们应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朝阳路街道办事处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