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争极化导致美国内政外交“失能”

党争极化导致美国内政外交“失能”

日前,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警告,“拜登和前几届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看法受国内影响太大了。”这位在50年前推动了中美破冰的资深外交家明确指出,美国的目标“不可能通过无休止的对抗实现”。

基辛格的高声疾呼,点破了当前美国在政策选择上的扭曲,那就是两党政治人物已完全失去了对基本内外政策专业且理性的讨论,陷入了“身份政治”与“文化战争”的撕裂与对峙中。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在不断塑造所谓“对手”与“威胁”,以此来反复实现对选民的刺激与愚弄。换言之,当前的美国,在两党极化的大幕之下,政客遍布朝野,政治家却难寻踪影。

其一,某些政客妄图通过渲染外部所谓“威胁”,来缓解国内矛盾。美国当前党争极化趋势的起点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美国进入“单极时刻”。也正因此,某些政客认为必须制造出一个类似于当年冷战时代的外部对手,才能动员国内不同力量“同仇敌忾”。这种思路之下,他们选择不遗余力渲染来自中国、俄罗斯的所谓“威胁”,推进所谓“大国竞争”。但从结果来看,美国自己一手制造出来的“威胁”反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焦虑,导致了民众对其国家发展方向的更大失望。

其二,某些政客妄图驱动对外政策,来完全服务于特定私利而非国家总体利益。特殊利益驱动是美国政治运行中公开的秘密,从国会立法到总统行政令,很多政策项目背后都会有利益输送。涉及利益分配的国内政策如此,原本应该捍卫国家利益的对外政策也如出一辙。一任总统为了满足本土中下层白人蓝领的诉求,便不惜牺牲美国国内农业利益以及更为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利益,悍然挑起与全球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某些国会议员为了回报曾经给其捐款、助其上位的军工利益,就在全球“煽阴风、点鬼火”,肆意制造各种军售机会……这些特定利益引发的碎片化动作,共同构成的只能是看上去异常疯狂的对外政策。

其三,美国某些政客妄图通过对外示强,来转嫁民怨情绪、掩盖自身的毫无作为。甩锅卸责是美国政客的惯用伎俩,近年来更成为驴象党争时的“标准动作”。面对政治极化僵局、经济通胀失衡、社会极端撕裂的现实,两党政客无心更无力真正去解决问题,而是极力把矛盾转嫁到外部“威胁”上去。这种自己病了反而让别人吃药的可笑逻辑,在美国政坛屡屡上演。此前,美国总统拜登将美国面临的严重通胀说成是“普京通胀”,就是例证。

于任何国家而言,外交都是内政的延伸。这就意味着,外交要为国家和人民的总体利益服务,而不是为某些特定私利服务。当今美国需要真正能够反思自身问题、能够通过彻底的改革来解决自己问题的政治家,需要真正能够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从全球共同命运与福祉出发来妥善理性处理对外关系的外交家。美国若一直被只顾一己之私的驴象政客们搅动,最终只会被奔流不息的时代大潮所抛弃。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