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文化

彰显大国首都气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报告人:向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简 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向勇教授从宏观层面深入阐述了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时代背景、发展现状和发展战略,并聚焦首都,梳理了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北京行动,展望未来首都发展的方向。
总播放:2309
发布时间:2022-08-08 11:03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向勇教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华文化走出去正面临全球发展新秩序、经济发展新格局、文化强国新目标、国际治理新议题、共同价值新理念等诸多新变化,亟需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推动力、亲和力和感召力。[文稿][课件]

  •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的目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向勇教授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分析了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发展现状,以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解读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国家层面、城市层面、企业层面以及个体层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并从经费投入、文化商品及输出渠道等方面阐述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不足。[文稿][课件]

  • 推动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既要关注短期的时事热点,也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长远考虑。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向勇教授从总体上指出四大发展战略,分别是系统化战略、数智化战略、差异化战略、融合化战略,并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要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筑牢“两大基础”,做好“三个结合”,建设“四大工程”,打造“五大亮点”。[文稿][课件]

  •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向勇教授指出,在城市功能布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等方面,北京一直承担着大国首都的责任。北京一直不断优化城市总体定位,不断完善首都文化遗产保护的顶层设计,并通过组织多元的国际文化活动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外交活动和国际节事的服务保障能力。[文稿][课件]

  •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向勇教授指出,未来首都发展要充分展示友好包容的气度、体现古今交融的气质、彰显现代宜居的气场、展现互利共赢的气魄。北京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合作时,要立足国家外交战略,创新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机制与模式,践行大国首都的使命担当,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工作。[文稿][课件]

     

    向勇讲课_副本

    向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我们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坚定不移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报告还特别提到“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四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指的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020年4月,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特别提到“建设面向世界的文明交流互鉴首要窗口”。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和对外发展战略,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接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北京故事,把阐释推介当代中国价值贯穿于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的方方面面,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首要窗口,展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良好形象。《规划》还提出,积极参加国家年、文化年、旅游年和“感知中国”“文化中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国家级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国外受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但彰显大国首都气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尤为重要。

    一、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时代背景

    我在2021年接受委托,开展关于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战略研究。借此课题,也做了一些与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文化软实力相关的前期调研,产生了一些成果。

    (一)全球发展新秩序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多元格局下,文化、贸易、教育、艺术、时尚,以及国家声望、国民素质、公民满意度、文化现代化程度等诸多方面,都反映出国与国之间国际影响力的差距。

    近年来,中国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比如我们在防控新冠疫情、处理气候问题,以及消除贫困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在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方面收获可喜成果。受限于国际社会总体格局,中国在国际社会或国际关系中很难争得最主流话语权,虽然近些年我国国际话语权有所提升,但与西方大国相比,我国仍处于弱势地位。

    当前,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和复杂,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国际影响力之间的较量也日渐凸显。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由于国际影响力发展程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力量分配。这也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总结现代化建设当中的中国经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

    (二)经济发展新格局

    亟需提升中华文化吸引力,为经济领域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保驾护航。随着我国在经济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走出去。20世纪末以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很多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不断增强,为提高软实力奠定基础。相对于政治观念、对外政策等方面,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明显优势。一是我们坐拥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二是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我们已由基本解决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文化发展提供巨大需求动力。三是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显著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一直保有高度认同,本身就对中国文化产品有巨大需求,而且他们了解国外文化市场的特点,有利于带动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