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 合力打造双赢格局

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 合力打造双赢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亟需更多青年人才,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多机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毕业生等方面协同配合,形成强大合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供给与乡村振兴需求的有效对接,打造毕业生充分就业与乡村振兴的双赢格局。

一、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支撑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八年的继续奋斗,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人才是乡村的第一要素,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需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社会治理内容逐步扩展,治理要求更加专业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对于乡村人才队伍提出了新要求,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任期从3年调整为5年,意味着乡村治理人才素质能力是全方位、复合型的,从而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缩小了人才选择范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功能发生了转变,也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变化。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一批乡村治理人才、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规划人才和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

乡村人才队伍存在着短板。目前,我国乡村人才队伍仍然存在着短板。一是总体数量不足,实用人才数量有限,难以适应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新要求。二是结构不合理,从事种养业生产的人才较多,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农产品流通的人才少,特别是外向型、开拓型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和领军人物极其短缺。三是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流失严重,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乡村就业创业,人才队伍后备力量不足。因此,乡村人才队伍存在着短板,难以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供给状况

就业形势复杂严峻。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规模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但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同比例增长,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对就业的影响仍在持续,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就业市场用人需求存在着不确定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来看,北上广深等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市或一线二线城市为首选,不愿意前往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和城乡社区就业。高校特别是农林高校毕业生乡村基层就业意愿不强,农科类毕业生所从事工作往往与“农”无关,生源地来自乡村的毕业生不愿意回乡就业,存在着严重的离“农”倾向。有的毕业生通过“三支一扶”计划、“特岗计划”到乡村基层就业,其中很多人将基层就业作为考研以及考公务员的一个跳板,真正愿意扎根乡村基层、服务“三农”的毕业生较少。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难”与乡村基层“招人难”并存。

人才培养供需错位。我国高校特别是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地围绕乡村振兴进行调整,尚未找准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点,导致就业市场与实际需求的偏离,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不能适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方面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等问题,高校人才培养多为单一理论型人才,而不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基础人才,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与乡村基层实际需求错位。

三、合力打造双赢格局

就业民生之本。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创业,不仅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为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打造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与推进乡村振兴的双赢格局。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高校毕业生在乡村基层就业创业实践中,会面临融资困难、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等问题,需要政策扶持,以稳定就业,提高创业成功率。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量的扩大和就业质的提升,2022年,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普惠性和特惠性的就业政策,通过减税降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等措施,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明确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保障措施,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扩大就业项目,提高创业补贴标准等,充分调动了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创业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我国关于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比较完善,关键要狠抓落实,让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就业优先政策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将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纳入法治化轨道,为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特别是涉农高校主动适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作为学科专业设置的切入点,根据乡村全面振兴和基层治理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科专业设置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规划人才和文化人才等各类人才。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分类施教,强化就业创业教育。大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入学教育等培养学生学农为农、知农爱农意识;大二、大三阶段应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利用假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赴乡村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宣传、助农支教等活动,厚植“三农”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大四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激发到乡村基层就业创业的热情,实现自我价值与建设乡村社会价值的统一,激昂青春,筑梦乡村。

找准自身就业定位。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要正视现实,转变就业观念,确立科学的就业价值观,找准自身就业定位,使就业期望值与人才市场需求相吻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智力优势,服务乡村、建设乡村;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便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建设乡村;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性特点,根据自身条件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最大限度实现个体价值。

社会环境熏陶机制。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行动与热情。社会各方面要为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创业、参与乡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和支持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真正形成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光荣的舆论环境;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对于在乡村就业创业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等政策倾斜;要讲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的故事,广泛宣传“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建功立业,在乡村基层实践中成长成才,在奋斗中绽放青春光彩。

王小琼 天津农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天津城乡产业融合实验室秘书长

田玉敏 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乡村振兴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核心专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