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理论遵循与实践路径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理论遵循与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D25;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10-0080-03

基层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党的全面领导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具体落实,是党章明确的“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体现,也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创新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唯物辩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实现对基层社会治理认识的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时代,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聚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鲜明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等一系列新要求,突出了提升组织力这个重点,对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提出明确要求,指明了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和方向。聚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紧密结合党的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回答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新时代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向。

坚持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注重在积极面对化解矛盾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不断创新。正确认识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着力破解矛盾,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及“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等重要论述,是我们正确认识矛盾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人民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的重要理论遵循。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党领导的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从根本上来说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深刻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把握矛盾主与次的关系,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夯实党执政的基层基础。

坚持科学方法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理念方法与时俱进。“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方法路径,强调“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这些要求从科学方法论上系统回答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重要课题,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方法依据。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刻内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呈现出内容形式不断拓展、主体更加多元,跨界性、关联性、复杂性不断增强等新特征,对基层党组织把好治理方向、协调各方共同参与、抓好具体落实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适应时代要求,基层党组织需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有效整合基层治理主体和资源,提高基层治理活力。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体现在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组织的领导,对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机制建设、队伍建设、监督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领导,覆盖基层社会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同时,也体现在通过完善工作体系、改进方法、严明纪律,在领导基层治理现代化、推动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和党执政的稳定性。压实各方面治理责任、增强社会各方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活力,制度建设处于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对党员干部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只有抓好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这个关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才能确保基层社会治理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党组织是团结凝聚群众的前沿阵地,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突出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拓宽参与渠道,广泛搭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和载体,才能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力量和智慧。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就是要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让人民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最广泛的参与者和最终的受益者、评判者,在为民排忧解难中彰显责任担当,在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构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路径探索

构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要积极探索党组织引领的具体途径和载体,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及调节平衡作用,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深化政治引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坚决落实“两个维护”政治责任,确保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高政治领导力,引领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行动,自觉听党话、跟党走。通过把党建阵地前移、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员派到一线去,积极探索党组织攻坚克难、党员带头担当的典型做法。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在加强“四个中心”建设、做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等工作中深化党建引领,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带领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跟着干”,形成党组织领导、党员干部带头,影响和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

深化组织引领,抓好组织建设,建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扩大基层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完善党组织联动机制,着力消除党建空白点,将党组织的设置链条向各领域延伸。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聚焦党组织领导弱化、虚化、抓落实存在“断头路”等突出问题,把完善基本规范作为重要前提,把强化功能作为重要载体,把强化示范引领作为重要保障,层层压实党建责任,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完善党建引领社会参与的制度,强化党组织对群团、社会组织的引领,使党组织意图有效转化为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实际行动。通过不断完善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深化区域党建体系,推动街道(乡镇)、社区(村)、网格(片区)等各级党组织联动,强化把方向、凝共识、聚合力作用,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等平台凝心聚力,将中央、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一贯到底。

深化机制引领,健全体制机制,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长效化。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和谐稳定有序,需要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协商机制,搭建党组织、政府与社会沟通、协商、合作的平台,不断提升统筹协调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坚持用群众的智慧和首创精神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落实,用群众的口碑检验党组织、党员干部工作成效,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

[2]吴新叶.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趋势及其应对[J].国家治理,2017,(33).

[3]布成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逻辑与路径[J].社会科学,2020,(6).

(作者简介:迟行刚,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北京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书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