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中图分类号] D220; G1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11-0108-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时,又一次彰显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命题的重要性。立场方向本质上属于一种价值选择,具有合目的性。不同的文化立场深刻影响人们看文化问题的角度和方式。面向未来,我们今天所作的任何一种文化选择,都将决定我们去往哪里。牢牢坚守住中华文化立场,我们才能获得“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自信定力,鼓起“风雨无阻更向前”的奋发勇气,焕发“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造活力。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时,绝不能切割或忽略文化立场。

对文化立场的宣示和捍卫,有助于党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要义,需要对文化的继承、借鉴、发展和弘扬进行理性思考,如此,才能找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奠基石,确保始终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文化继承:薪火相传延血脉 去芜存菁取精华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理解文化立场的深层根基,都需要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继承要义,深刻认识延续是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辉煌的文化历程,足见中华文化的比较优势与深远影响力。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流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经年累代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诸如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文学艺术、器物制度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矿藏。其中蕴藏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革故鼎新、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构成了中国人的文化世界,使文化中国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栖居地。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注定是传统继承的产物。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遇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现代化转型的进程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断裂,反而是需要更好促进传统与现代的一脉相承。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几千年未曾中断,就在于从未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然而,传统含义也十分复杂,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总是纠缠在一起。即便是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也是在特定社会历史土壤中生长出来的,难免瑕瑜错陈,很难说有绝对纯粹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

自近代以来,在以何种立场和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经常出现令人担忧的两种倾向。其一,一些论者将中华传统文化简单等同于儒学、儒教,认为重视传统就是回归“孔孟道统”。他们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混淆,不加甄别地宣扬传统文化中一些失去价值合理性、具有明显消极因素的陈词滥调。这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实际上是回到了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的窠臼。其二,一些人盲目“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与之相伴的各种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论等观点,从未销声匿迹。

强调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坚守文化自省精神。越是强调尊重传统,就越是需要理性地面对传统;越是强调继承好优秀传统文化,就越是需要秉持好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继承是否定之否定,是去伪存真,去芜存菁。扬弃不是折中主义,尊重变迁和时序才是文化继承的自觉。对传统文化扬弃的标准取决于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有利于民族现代化,有利于塑造健康向上、丰满民族性格、充实时代精神的文化观念,我们都要继承。同时,要有意识地去掉那些无法与新的文化兼容的消极传统,如此,才不辜负历史的文化馈赠。

文化借鉴:风物长宜放眼量 不畏浮云遮望眼

以何种立场对待外来文化,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使不同思想碰撞的频率和烈度更甚,也为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创造了条件。在此背景下,越是文化自信,就越强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使文化在互动交流中得到丰富发展。

集纳、消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曾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固然取决于其内在本质与生命力,但也在于它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彰显了特有的自信气度。两汉时期接受了印度佛教,盛唐时期流行各民族乐舞,宋明时期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大量传入中国,明代以来有了西学东渐,这些都曾经极大丰富和壮大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到如今,在一个来往更频繁、交流更广泛的时代背景下,要繁荣进步,更加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加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联系,善于学习人类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来健全我们的肌体,滋养我们的血液,充实我们的精神。

当然,西方文化良莠杂陈,有文明之花的艳丽,也会有浮云蔽日的污垢。海纳百川并不是盲目崇外,学习借鉴也不是照抄照搬。对待外来文化,一定要有分析、有比较、有鉴别,做到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尤其是,必须警惕各种形式的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对中华文化的本体性伤害,不能把利己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等当成“最圆的月亮”来仰望。这些主义非但不能照亮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反而会模糊我们的视线、阻挡我们的脚步。当代个别人的价值失范、心理失衡、行为失常,价值追求进入“佛系”与“躺平”状态,正是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些观念的冲击。

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不应当是单纯的“物理嫁接”,而是有机的“化学反应”,目的是为了转化再造、丰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果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必然导致消化不良。对此,毛泽东曾形象地阐释:“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对外来文化的选择和借鉴,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自觉意识,即选择的主观能动性。吸收外来文化,贵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重在实现中国化、本土化。要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同中国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文化发展:培根铸魂固本元 与时俱进开新篇

如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方面,民族文化传统永远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精神资源,如果缺少对民族原创性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先进文化的培育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不日新者必日退”,传统不代表着固守和僵化,守正不是守旧,更不是回避创新。

就培育文化之根,铸牢文化之魂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应当自豪珍重地秉承守护。否则,文化发展的目标与战略,就有可能背离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无论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崇高价值追求还是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还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无一不彰显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就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而言,须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进行文化创造,“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系统梳理、重新包装、优化宣传,加大运用可视化、形象化、多维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产品生产、业态发展上推陈出新,用符合时代需要的形式更多元地展现和释放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家兴旺,文化兴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在波澜壮阔地推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势头不可阻挡。只要我们把文化发展放在世界发展大背景下来审视和推进,本着客观、科学、尊重的态度,牢牢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不断激活传统、持续创新创造,就一定能够淬炼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灿烂文化,使中国文化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文化弘扬:彩云长在有新天 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向现代化转型,与传统社会相比较,社会运行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多元价值和多样文化在交流中碰撞、冲突,市场经济和全球竞争在给当代中国人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让人们承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浮躁和焦虑成为一种社会心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不良社会心态,出路不在于物质给予式的帮助,而在于思想开解性的人文关怀,也就是文化关怀。

国家的真正现代化首先且根本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现代化建设正在呼唤对民族精神的提升,这就为我们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浇铸当代社会的精神内核,提供了某种客观需要与可能。解决精神荒漠、心灵浮躁的良方在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讲求修身养性、明心见性,追求和谐安宁、天人合一,等等,这些学说,可以提炼为现代中国人建构宁静祥和的精神家园的养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对内而言,弘扬中华文化,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把全党全国人民的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另一方面,要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一定要有鲜明的态度、坚定的立场。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征程的主流思想舆论。

对外而言,弘扬中华文化,需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要抓住世界各国日益关注中国发展、希望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性机遇,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本文是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深化新时代行业类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JDSZKZ1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赵义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