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这实际上是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明方向、定下基调。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次会议精神,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更好地谋划明年经济工作。
经过三年的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为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在这样一个关键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这是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总体要求,从现在起着手准备,全力以赴推动明年经济的企稳回升、更好发展。
经济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党一直以来关心、重视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的地位:“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务须避免盲目地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城市中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党更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质的改善。可以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地抓经济建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把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作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紧紧抓在手里。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经济工作,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重大转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物价水平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扩需求、稳增长、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的任务还很重,就业压力也不容小觑,兜牢民生底线还需要各方面继续努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抓实干,锐意创新,促使明年的经济扎扎实实迈出新步伐。
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是经济企稳回升的重中之重。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最重要的是稳预期。“良好的社会预期,是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石”。因为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预期经济,可预期的法律政策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应然状态。对未来的判断是光明还是悲观,不仅影响投资,也影响消费。市场主体有了持续经营的预期,才有动力、有耐心去从事创新创造和长期投资;消费者有了稳定收入的预期,才会放心地去购买产品和服务。预期实际上体现着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它敏感地反映在金融市场、供应链等各个市场要素上,进而影响着投资和消费行为,甚至决定经济整体走势。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场主体面临生存发展困难,原因有很多,但预期转弱、信心不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预期引导、做好预期管理,从整体上提振市场信心,仍然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出台经济政策要着眼于利长远、可持续,既要稳住当前、排除短期因素干扰,又要强调发展的信心支撑和长期考虑。今年12月以来,各地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市场运行预期向好。浙江、上海、江苏等经济大省市迅速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复苏的举措,特别是12月4日,浙江省率先组织商务团开启为期6天的欧洲行,迅速成为引爆互联网的热议话题。四季度是中国外贸传统旺季,也是各个企业年末冲刺抢抓订单、确定下一年产能布局的关键时期。现在距离年末还有不到一个月,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经济政策切不可来回摇摆,认准了的事情,就要一以贯之做下去。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政治局“两个更好统筹”的要求,主动把握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的商机,注重协同、同向发力,实现预期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这艘巨轮,能不能保持这艘巨轮行稳致远,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作用发挥得好不好。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在制度化、科学化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不断加强,中央政治局定期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决定重大经济事项,中央财经委员会及时研究经济发展重大问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及时研究经济社会领域重大改革,为全党领导经济工作作出表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党委党组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也不断提升,党委班子里研究经济、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越来越多。党领导经济工作必须科学化,要多听取经济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多了解市场主体的所思所想所盼,要把是不是善于做经济工作当成评价和考量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十分紧要的方面”。领导干部要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围绕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紧迫问题加强学习调研,研究推出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努力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经济发展新局面。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