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在系统性保护中绽放绚丽光彩

让非遗在系统性保护中绽放绚丽光彩

“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彰显党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加强系统性保护,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其绽放出绚丽光彩。

提高系统性保护认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特色鲜明、开放包容的完整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格萨尔》《梁祝》《阿诗玛》这样的传说,是剪纸、民歌、京剧、相声等各类传统表演艺术,是制茶、陶瓷制作等传统技艺,是中医药、藏医药等传统医学,是端午、中秋、二十四节气等节气民俗,是传统体育、各类民间游戏……它以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表现特征彰显于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性、根脉性元素,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维系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审美选择、行为准则的根本动力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愈加全面、深入、系统,系统性保护理念就愈加深入人心。

构建系统性保护格局。近年来,各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但保护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还不强。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系统性保护,要着眼全方位、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构建系统性保护格局。在体制机制方面,要在法律、法规、制度方面更加完善,让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各地区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政府、文旅部门、保护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形成合力。建立健全以人为中心的传承机制,建立包括学术机构、民间组织、乡贤等在内的多元主体机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系统性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在保护方式方法上,综合运用调查、记录、立档、传承、展示、宣传、研究等方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确保系统性保护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增强系统性保护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综合效益,最好的保护是利用。在推进系统性保护中,要重视人民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以时代精神为引领,以前瞻眼光和开放心态,妥善处理非遗项目与政治意义、经济利益的关系,主动采取积极措施,发展文化产业,助力文化创意。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要重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基层社会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文化根脉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创新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通过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取得更大进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共享保护发展成果,定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坚实底气和强大动力。(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2/1214/1188168.shtml

作者单位:成都市金牛区发展和改革局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