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教育观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探索

以大教育观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持续用力,人民的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集中体现为建立大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建成教育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等,为进一步解决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指引。

以大教育体系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治国理政角度,着眼于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基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础,明确提出了十种教育类型和六大实施途径,将其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中,形成了立足教育功能、超越教育范畴的大教育观。

十种教育类型为:党史学习教育、党内集中教育、全党主题教育、流动党员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全民国防教育、军史学习教育、群众自我教育、法治宣传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关键在党,对党员的教育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教育体系建设的首要内容;理念信念是精神之“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建设,离不开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国家安全要以人民为根基,以军队建设为支撑,因此要对全民开展国防教育,强化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建设法治社会,需要群众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并接受法治宣传教育。

六大实施途径为: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开展“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要以此为指导,教育全体人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形成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要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四史”教育为抓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纵向贯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人才;要以开展“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培育战斗精神、繁荣强军文化。

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的统筹部署,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推进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规律的洞察、把握和发展。

科技与教育的共生关系。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越来越成为大国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内容。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具有鲜明的战略价值。科技的发展、强盛、创新要靠“一体两翼”体系的建设,一体是“创新体系”,两翼是“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无论是对于科学普及、科技创新,还是整个创新体系的建设,教育都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因此,通过科技发展教育,通过教育强大科技,推进科教深度融合发展,支撑先进生产力的建设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历史的必然性。

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性。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经济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紧迫需求,无论是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服务,还是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缺乏任何一个要素,转型升级就无法科学推进。此外,我国科教资源在区域配置中存在不平衡性问题,东部地区相对富集,中部、西北、西南等区域相对缺乏;科教资源配置在不同需求的机构和人群中存在不充分性问题,教育资源配置的精准性有待提升。补齐这些短板,需要在新的阶段全面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教育优先发展的价值取向。全面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必然要求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在教育领域的科学认识,其战略意义在于以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以上,这是强约束性的指标。从教育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的发展应优先于社会的其他事业,在整个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将资源引导至教育行业,人力资源优先向教育行业配置。

教育强国的伟大愿景。优先发展教育的总目标是建成教育强国。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出发,通过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学前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教育大国的行列并向教育强国迈进。教育强国建设包括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体制的突破、教育机制的重构等。建设教育强国指教育自身要强、对外部的支撑性要强、认同度要高。教育自身要强体现在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教育制度这几个要素能够形成一个相互协同、互相支撑的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对外部的支撑性强体现为教育要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形成强大助力。认同度要高,主要体现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达到世界一流的教育品质。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教育强国建设体现为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就是要建立一套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程序,把其作为引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标尺。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牛鼻子”,要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理念、方法、工具和程序。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确保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立职普融通的体系,推进职业教育体系性建设。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要相互交融,使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特点在不同轨道中获得充分发展。要建立一个公办民办并举的教育体系,公办学校成为教育的主阵地,民办学校成为公办学校有力补充,满足社会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在基础学科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一些关键领域,尤其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在教育体系内形成高地,既汇聚全球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又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以此为牵引,系统提升我国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党的基本立场是人民立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指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基础途径。

坚持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在国家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中纳入教育体系规划,形成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价值相互协调、协同推进的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落实“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全面把握“四为”方针,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系统性提升教育质量。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发展,老百姓的教育需求发生了变化,“有学上”的问题转变为“上好学”的问题,满足社会在新时代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必然要求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既要提升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质量,也要提高教育对国家发展全局支撑的质量。其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关键。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坚持“六个下功夫”: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课程教学要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抓手,以综合素养提升为导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

促进公平的教育体系构建。公平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义务教育要实现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与结果的全过程公平,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推进优质均衡,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从区域教育公平看,关键是促进城乡教育的融合互促,发挥城乡教育各自的优势,实现一体化发展,同时,不断优化教师、财政、学位资源的精准配置,力求“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从类别教育公平看,关键是坚持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普惠性发展,让老百姓能够接受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接受高质量的特殊教育,同时,推进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术学校的高质量与交叉性发展,推进学校的特色化建设,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从教育公平着力点看,关键是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或因家庭环境不利而在教育过程中受到不利影响,建立面向所有学段、所有学生的资助体系。

推进教育协同发展。协同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要建立新时期的“三教统筹”制度,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相互支持、互相转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发展相互融通;行业产业与教育系统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以建立上下衔接、左右链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抓手,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进基础研究、交叉研究和新兴领域研究,服务国家全局,形成大学的优势学科和学科集群,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无论是民办学校还是校外培训机构,公益性都是第一位的,要形成民办学校规范发展的新格局。要在相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远艰苦地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改革创新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方法论,要以发展眼光、改革意识,不断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推进综合改革。教材是国家事权,是教育内容的基本依托,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要加快推进课程教材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抓手,优化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建立学校教育是主阵地、家庭教育是支撑地、社会教育是辅助地的协同育人机制。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抓手,以教育评价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主力军。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要把教师职业道德与风气建设放在第一位,综合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育教学素养,以及国家和社会所需的家庭教育素养、融合教育素养、国家安全教育素养、法治教育素养等,建设高素养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通过教师荣誉制度、优待制度、待遇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落实,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以教育数字化支撑教育现代化。数字化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支撑。在信息化时代,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库等,打造泛在化的学习环境,形成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制度,让人人“想学可学、想学能学、想学善学”。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不断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

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党的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依据教育领域主要矛盾的变化,抓住关键堵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从教育公平发展的角度来看,关键抓手在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其中的核心工作,同时拓展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在目前存在短板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加强立法建设,推进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发展,提升学前教育的可及性和质量;推进高中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升县中教育质量,打造县域教育高地,以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促进城乡教育的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精准配置教育资源,同步解决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推进东、中、西部区域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及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高质量公平发展。

从教育质量提升的角度来看,要把国家教育资源配置的着力点从硬件建设转移到软件建设,尤其是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塑造、学校制度优化等方面。同时,在教师工资待遇的提升、尊师重教社会氛围的形成、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拓展和综合素养提高方面投入更多资源,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高中教育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为抓手,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以考试评价的结构性改革和招生制度的多样化改革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博导;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讲师李健博士对此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8JZD00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②《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部召开直属系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2年10月25日。

③《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 教育部党组印发通知对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部署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2年10月31日。

④《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座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2年11月4日。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