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协同发展9周年,共创京津冀美好未来

【地评线】京彩好评:协同发展9周年,共创京津冀美好未来

“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9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三省市按照“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坚持优势互补、互利互赢、扎实推进,“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成效日益凸显,走出了一条科学可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区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9年来,京津冀三地积极推进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三地“串门”更方便。“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巩固提升,京张高铁、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开通运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初步实现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通达。公共服务破壁垒,异地就医、合作办学越来越多。京津冀成立了15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三地组建22个高校发展联盟。目前,京津冀48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55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此外,京冀、京津医疗卫生合作项目还有大约50个,让三地人们就医更加便捷。“大城市病”在好转,向着更多蓝天的目标一起发力。京津冀三地联合制定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2022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66.5%。此外,京津冀三地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北京、天津、河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比例分别达到26%、23%、25%,均超额完成国家目标任务,让"绿色"成为协同发展的亮丽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不能说‘捡到筐里都是菜’,一体化发展不能仅仅是空间转移,要借此机会转型升级、更新换代”。9年来,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新突破。2014年以来,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看北京城市副中心,保持年度千亿元以上投资强度,行政办公区二期进入施工收尾阶段,三大文化公共建筑主体工程完工。再看雄安新区,中国星网总部项目主体结构封顶,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项目加快建设,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在新区注册落地并完成总部选址。首批4所疏解高校、2家疏解医院确定选址。同时,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支持建设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项目建成移交新区,中央企业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累计达140余家。北京新的“两翼”建设高质量推进,不断呈现新面貌。

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来取得的这一串串亮眼成绩的背后,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擘画和深邃思考,充分反映了三地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奋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充分展示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光明前景。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我们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作战、久久为功,下更大气力继续向前推进,不断做好这篇大文章。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三地广大干部群众正携手同心,鼓足干劲,以实际行动努力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篇章。(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交通局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