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中做担当作为好支书

在乡村振兴中做担当作为好支书

个头不高,身形微胖,四方脸,架副眼镜,留着背头,风一吹,蓬松又凌乱,加上一张“严肃脸”……初见杨锡侯,咋看都不像村支书,更像镇里甚至市里的干部,或者熬了几天夜的专家学者。

50岁的杨锡侯确实是村支书,而且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称职的村支书。这些年,他把村里当成干事创业的热土,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想方设法发展产业,“执拗”地带领村民们奔好日子。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春光正好,广袤的云岭大地上,更多的“杨锡侯”们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团结带领群众一起,用劳动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油菜地里,杨锡侯(左)正和村民沟通。张静梅摄

油菜地里,杨锡侯(左)正和村民沟通。张静梅摄

一次下水 他与村干部结缘

成为村干部前,杨锡侯经历挺丰富。打他记事,父母便在镇上开餐馆,虽说要养兄妹五人,但靠着不错的生意,日子比多数人宽裕些。当时的观念里,杨锡侯算衣食无忧。

高中还有一学期毕业,家里出事,他辍学回家,此后身份不断更迭,履历丰富起来。

他先给父亲打下手,学做菜。后来结婚,和媳妇赶集卖衣服。攒了点钱后,买了辆“130”货车拉石料。不管身份咋变,杨锡侯的底色是农民,每年仍要在地里忙活。用他的话说:虽说当时种地赚不了多少钱,可自己是农民,不种地怎么行。

跑货运那几年,每年大春种植季,杨锡侯会种三五亩烤烟,抽时间管护。还别说,后来当选村干部,和那几年种烤烟有些关系。这是咋回事?

2007年7月,烤烟刚到采摘季,偏偏一场大雨,把包括杨锡侯家在内的几百亩烤烟淹了。“得赶紧排水。”看着足有齐腰深的水,杨锡侯没多想,赶紧和村里其他人想办法。

“是排水的涵洞堵了”,问题查明,杨锡侯扑通跳下水排水。其他村民看有人下水,跟着跳下去疏通。在大伙努力下,涵洞疏通,水位慢慢下降。烤烟保住了。这一幕被前来查看烤烟受灾情况的楚雄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看到,“这人不错,有责任心,可以做烤烟技术辅导员试试!”

货车跑了几年,上路不安全,又有小孩,杨锡侯早想换个活法。和家里一商量,他做起辅导员。

做辅导员不比开车轻松,首先自己种烟技术得过硬。第二年,杨锡侯把种植面积增加到20亩,加上又是辅导员,不管烟草部门理论培训还是田里指导,他尽可能参加。他家烤烟质量好,其他农户“羡慕嫉妒”可不“恨”,都想向他取经。

杨锡侯不藏着掖着,把知道的通通讲出来。加上当辅导员和村民打交道多,大伙觉得他人不错,有能力、懂技术,还有责任心,2012年,他被选为村委会主任。

杨锡侯的村干部生涯开始了,履历自然又丰富了。

两次尝试 他成为村支书

虽说算不上“官”,可和辅导员比,村委会主任更不好干。干得好,别人拥戴;干得不好,5000多人的村子,每人吐口唾沫也够难受好一阵儿。杨锡侯深知这个理儿。怎样才能干好,他想了许久,总结出一条——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

村民想什么?急什么?无非就是咋把日子过好。怎么把日子过好?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怎么发展产业?走规模化种植的路子,把“巴掌田”变成“一片田”。顺着思路,杨锡侯和其他村干部动起来,动员外出务工的村民向外流转土地,动员向想种地的村民流转土地,搞连片种植。

外出务工的村民想,把地流转出去能收地租,自己还有务工收入,留在家里的富余劳动力还能到种植大户地里务工,不用担风险,就同意把地流转出来;想种地的村民想,以前是“补丁地”,机械化施展不开,连片种植后大型机械用得上,人不累,最多用工高峰时请几个工,收入还能增加。“何乐而不为呢?”一番商量,村里人达成一致意见。

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在烟草等部门帮助下,村里搞起规模化种植,烤烟等产业发展起来,村民们收入跟着增加。

杨锡侯想让村民们日子节节高,听说土地轮作能增加收入,还能降低作物病害率、改善土壤结构,一举三得,他于是引导村民烟后种油菜,油菜收了后种水稻。看到此前规模化种植的成效,村民们愿意听他的,开始搞轮作。

杨锡侯不是摆摆样子、喊喊口号,村民们收入确实再次增加了。2021年,村里换届选举,他除了连任村委会主任,还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

村里的连片油菜正在盛放。张静梅摄

村里的连片油菜正在盛放。张静梅摄

多年实干 成为“领头雁”

村民们收入增加,杨锡侯高兴,觉得村里还有潜力可挖。“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补链条,兴业态,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他不知道从哪里总结出这套经验。

怎么融合发展?“村里种油菜,上千亩连片,何不办个油菜花节,吸引游客不说,还能提升知名度。”杨锡侯说。

今年2月,2023首届楚雄骠川油菜花海文化节开幕,舞台就设置在法邑村的油菜花丛中。开幕式上,民俗展示、歌舞表演轮番上阵,台下的游客看得兴致高昂,欢呼声、鼓掌声不断。

不仅如此,油菜花节开幕后,大量游客带火了当地的农家餐饮生意,村民变身为旅游从业人员。“保守估计,油菜花节期间,村里农家菜餐饮收入日均一万多元不成问题。”杨锡侯说。

产业链条上不止旅游业。杨锡侯算了一笔账:每亩油菜籽的产量在300公斤左右,按现在每公斤七块五的收购价,每亩土地的增值至少有2250元。

一村富不算富。虽然这些年农村变化大,可村集体资产资源零散、村民增收致富难的短板弱项仍然存在。咋办?子午镇党委政府研究后,决定以村集体经济联合公司形式抱团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品牌,助推子午镇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由13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组建的云南骠川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其以“党建引领、政府统筹、村组主体”为发展思路,以农业、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为主体,拓展土石方建设工程、批发零售、广告、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服务,年度利润分配按“4321”比例执行,40%作为公司发展备用金留用,30%用于13个村分红,20%用于公益事业,10%用于专项考核激励。

公司董事长谁来干?镇里想到杨锡侯。村里事多,杨锡侯“想偷懒”。“你不干谁干!”镇政府领导相信他的能力。没办法,杨锡侯咬着牙干。运行两个月来,公司签了9个项目合同,杨锡侯说自己累着累着,就忘了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领头雁”,杨锡侯正扛起责任,带领村民们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让大伙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