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许晔: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2)

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意义

(一)从我们党对科技创新战略定位的演变深化上认清时代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到强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统筹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三大战略;从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到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突显。

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特有的高度的历史主动和历史担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从自立与自强的有机统一上认清时代意义

“自立”强调自主创新,坚持以我为主,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体现了国家意志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政策导向。“自强”强调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增强科技引领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进而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创新,塑造国家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体现了科技创新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的能力。自立与自强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自立是自强的前提,自强是自立的根基,自立自强体现了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所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

(三)从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的趋势上认清时代意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高质量发展本质是创新驱动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提升,科技是其中的关键变量。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更加需要增强创新对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推动。只有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才能有效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才能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的增长引擎,才能支撑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步伐,才能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从危与机的相互转化中认清时代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逆流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仅扰乱了全球产业分工和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也给我国带来科技脱钩和产业脱钩的潜在风险。

当前我国发展仍然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但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判断是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

可以说,只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创新驱动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就一定能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科技强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五)从自主与开放的辩证关系上认清时代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要搞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要实现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坚持开放创新,要更加强调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主动融入国际创新网络,一方面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夯实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优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要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探索新形势下的国际科技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进一步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