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许晔: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3)

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基础

新时代十年是中国科技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了我国科技发展从理念到战略,从规划到行动的完整体系,为实现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国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持续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我国从2012年的34位上升至第12位,是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增长了1倍,还首次建设了13个应用数学中心,在物质科学、量子科学、纳米科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一)在科学前沿重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突出原始创新,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加强战略性新赛道布局,人工智能、移动通信、超级计算等前沿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祖冲之号”成功问世,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并发挥重要作用,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问访火、人造太阳、北斗导航、万米海试等重大突破让我国在深空、深海、深蓝等领域牢牢占据科技制高点。

中国首次解析了大麦叶绿体中环式电子传递路径中的关键结构,为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创建新功能的生物系统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对保障粮食安全、节约土地和水资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为期五年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巅峰使命2022”珠峰联合科考任务,填补了珠峰海拔8000米以上研究空白,这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新时代十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赋能应用的三级跳,截至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有4900多家,占全球比重达24.9%,位列全球第二。中国人工智能专利产出取得了显著发展,从2012年的7968件增长至2021年的80785件,占全球比重70.9%,位列全球第一。

(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新材料、能源、交通等战略性产业,强化科研攻关,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高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国产C919大飞机市场化运营加速,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技术有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更高水平。5G移动通信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产销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移动支付、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技术、新模式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战略必争领域历史性突破有力支撑国家重大需求

聚焦解决瓶颈制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科技重大专项有效实施,填补一批科技领域战略性空白,有力支撑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为我们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系统掌握高铁建造成套技术,构建涵盖不同速度等级、成熟完备的高铁技术体系,树立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的新标杆。深海潜水器具备从试水到11000米级全海洋作业能力。实现1500米超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的“深海一号”改变了我国在南海油气开发中的被动局面。

科技创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我国连续15年布局研发了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目前供电煤耗最低可达到263克每千瓦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处于全球先进水平。目前,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和示范工程已经在全国推广,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26%。此外,科技部已经启动了氢能、新能源汽车等20多个碳中和科技重点专项,以科技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先进煤电技术,引领了煤炭高效清洁利用。

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这一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以其为基础的应用,直达人们身边,切实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四)保障人民健康福祉的民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围绕新冠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等重点领域方向持续开展应急科研攻关,从疫情之初7天内分离出病毒毒株到14天内研制成功检测试剂,再到构建疫苗、中医药、中和抗体和小分子药三道防线,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聚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重点领域和临床专科,建立5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早查、早筛、早诊、早治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一批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和器械投入使用。土地、基本粮食作物、种业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

中国首次在实验室实现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人工淀粉,开辟了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的新技术路线,使淀粉生产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为创建新功能的生物系统,提供了新的科学基础。

(五)科技人才规模质量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从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不断提升优化,科技人才已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人才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中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7%,已从2016年的387.8万人年,增长到2020年的509.2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人才知识创新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和专利申请量居于世界首位。与此同时,中国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把调动人的创造性、积极性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科研人员实施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改革优化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引进、激励等机制。对各类科技人才实行分类评价,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六)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已基本确立,国家创新体系日趋健全。143项科技体制改革任务高质量完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显著成效。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有效运行,科技力量宏观统筹和优化配置效能不断提升。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化评价和激励制度改革,持续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狠抓学风作风建设,科技伦理治理能力取得新进展。繁荣创新文化,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参与创新的良好环境。

国家实验室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突破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科研院所改革不断深化,科研攻坚能力进一步提升,研究路线选择、人员绩效评价等自主权不断扩大。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四分之三,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持续向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极大释放了创新引擎的动能,助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科技集群和创新高地建设进入国际前列。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等创新集群成为推动各地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国际科技合作开辟新图景。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应有之义。我国持续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与各国开展创新对话。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