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干部“墩墩苗”成长“攒把劲”

奋进新征程|干部“墩墩苗”成长“攒把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群体,是新时代的践行者。作为年轻干部,要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多到基层一线“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因此,年轻干部有必要在“四气”上“攒把劲”,把基础打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坚定信念“凝静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身治学需要平心静气,有些年轻干部作风漂浮,心浮气躁,光想着向上,最终结果是步子不稳,不仅不能真向上,反而会有跌跟头的危险。对年轻干部而言,干事创业也同样需要平心静气。年轻干部只有胸怀静气,才能淡泊名利,心态平衡,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才能真正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心无旁骛谋发展;才能少一些私心杂念,多一些清心寡欲,真正静下心来真抓实干,沉下气来锐意进取,奋发有为而不计名利,廉洁奉公而不计得失,努力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扎根基层“接地气”。再好的“苗子”如果没有向下拼命扎根,就不能尽可能多地吸取养分和水分,最终蓬勃向上。年轻干部能力优秀、思维活跃,但是常“浮”于文山会海,“藏”于高楼大厦,缺少对基层的认知,缺少与群众的交流。只有投身基层一线锻炼,多与群众打交道,多到村中“转一转”,丢掉自己的书生气,多接接农村的“地气”“土气”,掌握好农村工作的语言和工作方法。才能摸清办公室决策与生产生活实际的差距,真正把脉基层生活的实际,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才会有正确的见识、见解,才能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练好“根劲”。

勇于担当“长才气”。 基层是个“大熔炉”,也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年轻干部不经千锤百炼、艰苦磨练,就提到重要岗位,往往德才难以胜任,关键时刻也很难经受住考验,再好的“苗子”也长不成“参天大树”。年轻干部要利用好基层这一练兵场,苦练实干,勇于担当,主动向着形势严峻、矛盾集中的第一线、最前沿、最基层冲锋,到矛盾大、任务多、责任重的吃劲岗位磨砺品行,敢闯“刀山火海”,多接“烫手山芋”,常当“热锅蚂蚁”,在火热的实践实战中真刀真枪历练,淬炼成为疾风劲草、烈火真金。要勇挑重担不推诿,直面问题不回避,敢于“下深水”“涉险滩”,锻炼出“大事难事有担当,逆境顺境有襟度”的气场,努力成为党和国家放心、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党的干部。

为民服务“聚人气”。聚人气就是聚力量,聚人气才能聚民心。“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把情况摸透摸实”。年轻干部“墩墩苗”有利于更好地贴近群众、了解基层,在实打实地为民服务过程中,拉近干群之间的关系,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情往一处用,共筑干群“同心圆”。年轻干部要在基层历练中充分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不在于年纪大小、职务高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用好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信任和拥护,不断用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干部的“人气指数”。(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