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工业发展的成都实践

现代都市工业发展的成都实践

【中图分类号】F424.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当前,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承担着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探索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等国家使命,发展现代都市工业,对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统筹空间、规模、产业结构,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都市工业的涵义及特征

都市工业内涵。都市工业,又称为都市型工业,按照产业经济学原理,不少专家学者把都市型工业定义为:适宜于在城市发展,以大都市的各种社会资源为基础,劳动力或技术生产要素投入密集,以产品的生产制造为主体,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且污染少、消耗低、附加值高、市场反应快速的工业形态。认为都市型工业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特征、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二元结构”特征、“小是美好的”特征。指出都市工业以三类形式为主:一是作坊式的加工企业,如个性化的定制;二是进行样品试制的微加工厂、中试熟化及其小批量产品生产的企业;三是紧跟市场及时需要的产品生产企业,如包装印刷、食品等。

现代都市工业内涵。现代都市工业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城市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人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科技含量高、知识资本密集、绿色低碳环保,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为一体或相互赋能,能体现先进资源聚集力、城市功能支撑力和高位发展牵引力的新型复合工业形态。现代都市工业在本质上,表现为产业在城市中心区的高质量“回归”和升级,是工业对城市发展要求的主动再适应,是人、城、产高水平融合共生的体现。

现代都市工业特征。一是要素配置集约高效。现代都市工业兼具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特点,以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更注重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高端要素的区域密度和质量。二是空间载体复合多元。现代都市工业不再强调大园区,而是以微小型园区、街巷、楼宇为载体,突出多元产业功能的复合一体化,与城市具有生产生活空间融合、功能混合的关系。三是产业类型融合高端。现代都市工业适应城市中心区土地、人才等要素高成本要求,在本质上表现为产业在城市中心区的高质量“回归”和升级,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快速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和精准服务。四是环境生态绿色友好。现代都市工业满足城市中心区生态环境要求,对资源能源依赖水平较低,或者通过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生产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五是产业体系开放协同。现代都市工业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度分工、高效协同的结果,其产业体系具有开放发展特点,通过高效的内外联动,突出全球或区域资源配置能力和产业链的掌控力。

国内外先发城市发展现代都市工业的主要经验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留足都市工业发展空间。国内外先发城市在空间扩张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不是片面地将工业企业关停和转移,把腾出的空间用于开发房地产,而是采用关闭、转移、升级等多种方式分类处理,并且一般不允许工业用地转性,从而为传统工业向都市工业升级和引进培育新企业新产业留足发展空间,有效避免了产业空心化。20世纪50年代,纽约为避免去工业化带来的城市衰败问题,推动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双重转型,实施了“产业经济区”计划,采用工业企业税收抵免、禁止工业用地转性等措施,成功推动以服装业、出版业等为特色的都市工业在城市集聚发展。

创新建设功能复合高效的产业载体。国内外超大特大城市改变了功能单一的传统产业空间供给模式,按照现代都市工业在较小空间范围内实现多种要素资源聚合的要求,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的产业载体。新加坡按照综合性城市社区理念实施园区规划建设,推行多业复合的产业园用地模式,融合布局研发、生产、商务、办公、居住和公服配套等功能板块。深圳通过实施空间再造,建设高品质产业空间、都市工业楼宇,推动“工业上楼”,打造创新、创业、创投“三创结合”的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产业空间。

针对都市工业特点精准匹配政策。现代都市工业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更强调人才、资金、数据及新型产业空间等要素的供给,国内外先发城市大多创新设计了产业政策,更好满足都市工业发展需求。纽约、伦敦、上海、北京为鼓励总部经济发展都在动态优化支持政策。广州荔湾区为支持现代都市工业企业发展壮大,将规下企业纳入政策支持范围,明确提出对未上规但保持增长的都市工业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天津为更好满足厂房面积要求小、资金压力大的初创型企业需求,将工业厂房最小销售单元建筑面积降低到300平方米。

增强都市工业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国内外先发城市大多将都市工业作为发挥极核功能的关键支撑,引领带动区域发展。巴黎化妆品产业在城市中心区域设立创新研发中心,开展化妆品创新创意孵化,在郊区布局产品自动化生产基地,辐射全球市场,形成了享誉全球的城市品牌影响力。东京2002年废除限制在市区布局新工厂的法令,建设现代化都市型科技园区和设施,让城市成为新技术与产业的试验场、展示场与消费场,激活地方优秀中小企业参与产业创新,带动外围区域大型生产制造业发展。

成都发展都市工业的实践探索

一是始终坚持城市化工业化协同推进。新中国成立后,大批骨干军工企业和三线建设重大工业项目在成都布局,加速了成都的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后,成都以电子机械为主的工业加速集聚,城市规模快速扩张。2000年后,成都实施东郊工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提升,推进“优二强三”,提出发展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城市工业产业集群,遏制了过早过快去工业化势头。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坚持以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统筹推动都市工业发展,明确提出在城市繁华地段发展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强,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都市工业,推进产业升级和功能重构,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密制造等高端、轻型制造业加速向城市中心区聚集,2022年成都市都市工业营收规模达到8000亿元以上。

二是始终注重政策的前瞻引导。成都一直重视政策对都市工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在进行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时,为避免出现城市空心化,明确将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总部经济作为城市中心区的新增长点进行培育。随着一般制造业持续外迁,成都更是将都市工业作为城市中心区的发展重点,陆续发布《加快都市工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成都市支持现代都市工业高能级发展的政策措施》《成都现代都市工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三是始终支持突出比较优势差异化发展。成都高新区和五城区产业基础、要素资源特点各有不同,各区逐渐形成不同产业特色。高新南区聚焦软件和信息技术、科技服务、手机游戏、软件外包、数字文创等细分领域,打造数字经济集群。锦江区探索老旧厂房和特色楼宇改造利用,大力发展区域性总部和楼宇工业。金牛区聚力推进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打造卫星互联网、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天地人”都市工业产业体系。青羊区围绕成飞等链主企业配置产业和创新资源,形成航空产业“链主聚链企、主链拓辅链”发展模式。成华区在能源服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领域不断做优特色。武侯区依托川大、华西等创新资源和信创、电商等企业资源,打造新材料、数字健康、微波射频等产业集群和工业电商平台。

四是始终围绕需求导向创新空间承载。成都聚焦现代都市工业科研、办公、生产、生活等功能复合载体需求,把城市有机更新作为现代都市工业空间载体供给的主要来源,通过城市产业更新为空间更新注入新动能新活力,建立了以专业楼宇为“点”、特色街巷为“线”、产业社区(园区)为“面”的都市工业承载体系,形成了青羊总部经济区、金牛区都市工业港、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成都高新区IC设计产业园、软件产业园、新川产业园等“一栋楼宇就是一个特色产业园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等一批现代都市工业形态。

成都发展现代都市工业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以人为本是都市工业发展的底层逻辑。都市化阶段,工业发展加速了“以产聚人”“以人兴城”,但重化工业在城市布局也影响了城市宜居性;郊区化阶段,工业外迁迫使“人随产走”,城市中心区的服务业功能得到增强,年轻人才对城市中心区宜业宜居环境的向往成为产业回归的潜在动力;再都市化阶段,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推动城市中心区从“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吸引高端人群回归,又催生了高端产业,为城市中心区重新注入发展活力。成都正是把人作为新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围绕人的需求大力营造宜居宜业宜商生态环境,以聚人带动营城和兴业,实现了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动能转换。

启示二:动态调适是都市工业发展的关键策略。工业是引领城市能级持续跃升的关键,都市化阶段,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广泛发展工业,壮大工业规模;郊区化阶段,工业外迁的同时,城市中心区应尽量保留产业高端环节,避免工业能级削弱不能支撑高端服务业发展;进入再都市化阶段,加快发展绿色、集约、高效的高端产业,培育具有区域带动力的新兴产业,打造区域经济增长引擎。在城市发展不同阶段,成都始终遵循和尊重工业化和城市化演进规律,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调整产业发展策略,从而实现了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启示三:融合创新是都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动能。现代都市工业作为一种顺应工业发展规律的高端经济形态,充分体现了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融合创新发展,实现了产业资源、城市资源、创新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成都加快推动工业向服务化制造、平台化经营和个性化服务转型,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科研”等融合业态,构建了现代都市工业发展的创新生态。

启示四:功能复合是都市工业发展的空间特质。现代都市工业要求在较小空间范围内实现多种要素资源的集合、多种城市功能的复合,以满足人才、信息等要素的高效率、高频次交流互动。成都把城市有机更新作为抓手,从单一功能用途的土地开发向片区综合开发模式转变,聚焦现代都市工业发展要求,实现设计、研发、生产、运营等多功能复合,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多要素聚集,打造了充满活力,相对独立完整,配套齐全的现代工业企业群落,实现了城市的“立体生长”。

启示五:辐射带动是都市工业发展的区域属性。现代都市工业成为新型制造体系中的核心环节,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在更大区域、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运筹能力,为城市中心区发展持续提供人才、场景、市场等要素资源。成都作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成都都市圈核心城市,通过协同共建飞地园区、开展产业招商、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供应链经济核心承载区等方式,探索出了“总部在中心城区、生产配套在郊区(市)县或市州”“研发在中心城区+转化在郊区(市)县或市州”“龙头企业总装在中心城区+零部件生产在郊区(市)县或市州”等协作模式,初步探索了与周边区域可持续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工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凝聚发展现代都市工业新共识。超大特大城市要充分认识都市工业在落实国家战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产城融合、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将现代都市工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任务,创新发展模式、发展路径,不断丰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外延。将现代都市工业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按照“人城产”逻辑,以高品质人居环境聚集高素质人才,以高素质人才发展高能级产业,以高能级产业支撑高水平城市形态。将现代都市工业作为增强城市产业功能的重要内容,推动城市中心区在疏解一般制造业的同时,做强创新策源、融合赋能、引领带动功能,增强城市中心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区域产业发展的体系性。

第二,科学选择现代都市工业发展重点。发展总部型都市工业,培育引进一批企业总部,支持企业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发展创新型都市工业,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数量和质量,承接高校科技成果溢出和转化项目。发展微加工型都市工业,以微型智能工厂为载体,引导高端、轻型、绿色的加工制造环节在城市中心区集聚。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一批技术研发、创意设计、检验检测、运营管理、金融服务等机构,发展“制造到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

第三,差异化布局现代都市工业形态。在制造业基础较好的区域,重点布局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微加工型都市工业;在创新资源丰富的区域,重点布局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中试孵化等创新型都市工业;在现代商贸发达的区域,重点布局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创意设计等总部型都市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载体形态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需求,建设一批适应都市工业发展的专业楼宇、特色街区、产业社区(园区)。有计划地对存量楼宇进行功能改造,高标准建设新型工业楼宇,积极推进“工业上楼”;大力推进老旧街区改造提升,制定出台都市工业特色街区设计导则和建设规范,加快培育特色鲜明、显示度高的都市工业创新创业载体;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社区(园区),完善生产性生活性配套服务,打造一批具有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种功能的产城单元。

第四,增强现代都市工业带动力辐射力影响力。增强城市产业带动力,将都市工业作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切入点,探索园区共建、指标分成、产业链共建等合作机制,推动城市内的产业联动、资源共享。增强区域产业辐射力,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作,探索“总部+基地”“研发+制造”“总装+零部件”“双向飞地”等合作模式,为周边城市提高产品设计水平、生产制造能力提供技术、人才、金融、营销等支撑,构建跨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增强全球产业影响力,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培育一批品牌影响力大、国际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支持企业建立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强化前沿技术引进、孵化与创新,加速先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对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运筹能力。

第五,创新支持现代都市工业发展政策措施。创新政策支持范围,转变重点支持规上企业的政策导向,将符合要求的规下工业企业纳入支持范围,从工业上楼、环保改造、融资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创新用地供给方式,推进混合用地改革,在管控好业态的前提下,科学设置工业产权分割比例;盘活商业楼宇闲置资源,探索在适宜区域内商业楼宇注册工业企业,为都市工业发展拓展空间。创新统计管理体系,出台市级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运行监测机制,在产值、营收、投资等传统工业指标基础上,科学设置单位面积产出、单位面积税收、单位产出能耗等指标,加强对工业楼宇租售价格、企业引进和退出等跟踪管控。

(作者为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