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新韵绽芳华

古都新韵绽芳华

初秋,站在鼓楼底下抬头看,云卷云舒,红墙灰瓦,重檐屋顶的绿琉璃剪边在蓝天下闪闪发亮。鼓楼内,一场数字沉浸展,让600多岁的古建获“新生”;隆隆鼓声,穿过红墙,伴着悠悠鸽哨;鼓楼外,三岔路口,107路公交缓缓驶过,拍照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

暑假刚过,钟鼓楼热度不减。“其实钟鼓楼一直都挺火的。”在这里工作了近20年,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业务部主任左艳杰觉得这位老朋友的“出圈”在情理之中,她笑着说,“因为这里保留着老北京的乡愁,而且越来越有韵味。”

的确,钟鼓楼周边,古建、四合院栖身的胡同街巷正在有规划地系统治理,恢复风貌;文物古建经过腾退修缮、保护利用,焕发新活力。由此一路向南,一条7.8公里的中轴线延伸至永定门,串起一颗颗历史文化明珠;沿途,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御道古桥一步一景。

古都北京,芳华正茂。

钟鼓楼下 老城新生

每天,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见缝插针”地上下班,成了左艳杰“甜蜜的烦恼”。

鼓楼一层,经过腾退修缮,恢复了券洞历史原貌,“时间的故事”展厅里,虚拟“更鼓”和“永乐大钟”悬于半空,观众排队体验虚实结合的击鼓、撞钟。沿着69级台阶登上鼓楼二层,25面更鼓映入眼帘——中间为首的主鼓代表1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节气。每过一个整点,隆隆的鼓声在这里敲响,娓娓讲述着四季的故事。

今年上半年,钟鼓楼参观人数超20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51%。“即使在工作日,来鼓楼的观众也是一早就排起了队。”左艳杰说,她一开始觉得,这样的文物古建可能年轻人不会愿意走进来看看,“结果调查问卷统计下来,发现25岁到45岁的观众占了大多数。”

吸引年轻人的秘诀在于“新”。

鼓楼一层中心券洞,遮光帘从下方缓缓升起,灯光渐暗,动态投影在四周墙壁上随节奏变换。循着钟鼓声,星宿、二十四节气、古文诗句等传统文化元素一一呈现,今人用巧妙的设计讲述古人的智慧,带领观众看到中轴线上的时光流逝。

依托创新形式的展览,钟鼓楼文保所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研学活动,这座古老的“时间建筑”,正在以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四九城里听钟声”装置前,轻触互动屏,可选择“四九城”里任意一座城门上的钟声。策展团队通过声学模拟,还原了当年不同点位不同的钟声——钟鼓楼旁,钟声浑厚绵长、低回萦绕;沿着中轴线向南,万宁桥上,钟声伴着流水声和鸟鸣;地安门、正阳门、永定门上,钟声逐渐融入南来北往的车水马龙……

已在钟鼓楼下住了68年的居民范来友戴着耳机,听得入神。对他而言,钟鼓楼是自己生活圈的绝对主角。

“就跟年轻人上班打卡一样,早起收拾妥当就得奔这儿来,要不然一天总觉得缺点什么。”范来友打趣道,相比鼓楼前人流如织的三岔路口,他更偏爱鼓楼与钟楼之间的文化广场——周边胡同里的老街坊,慕名而来的健身爱好者,甚至是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大家都能因为一个毽子、一根跳绳而很快熟络起来,交流切磋,不亦乐乎。

晨练完,招呼上三五好友,从广场转进钟楼湾胡同,在自家小院泡壶茶,范来友和老街坊们感叹着小院和胡同的变化:“早些年,这三进小院里最多住了20多户人家。因为地势低,一到雨季院里就积水,最深的地方都能养鱼。下雨天不管穿什么鞋出门,一脚下去,准保陷在胡同的泥路里……”

随着街区更新、背街小巷治理,小院和胡同开始“变脸”——院内,拆除违建,老房子统一翻建,水表电表入户,上下水更新,低洼院增高,公共区域安上了感应照明灯;从院内到胡同,红门绿格窗、仿古街灯,与不远处的钟鼓楼交相辉映;脚下,一水儿的透水青砖,再也不用为下雨积水犯愁了!

如今,经过整治腾退,胡同宽敞多了,拥挤的大杂院变身整洁的四合院,7户居民留了下来。喜爱花草的范来友在院里种上了兰花、茉莉、葡萄,小院生活更加惬意了,他的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空间宽敞了,环境变好了,出门遛弯处处是景,咱这生活,倍儿美!”

胡同院落 新老共生

穿梭在喧闹的南锣鼓巷中,稍不留意,便有可能在林立的商铺中错过雨儿胡同的入口。

“雨儿胡同曾是当年值年旗衙门所在,30号院则是当时值年旗衙门的马厩、花房、杂物房所在地,院内共有南中北三排房。”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设计师张越是这条胡同的常客,雨儿胡同30号,是她近些年来最关心的项目之一。“雨儿人家”的匾额高高悬挂,叩开朱红色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北京四合院建筑特色的影壁墙,绕过影壁,院落豁然开朗,建筑都是青砖灰瓦,门窗则是断桥铝外包木质材料,古色古香。

很难想象,这座300余平方米的院落,曾经住着14户人家。

2015年,东城区启动南锣鼓巷地区雨儿、帽儿、蓑衣、福祥四条胡同的修缮整治,试点“申请式腾退”政策,给居民们提供定向安置、货币补偿、平移置换和留住修缮四个选项,留还是走,居民自行决定。政策实施后,部分居民迁走,房屋空了出来,杂院环境改善提上日程,设计师们面对的问题和此前的拆改不同,不能走“拆了重建”的老路。

“面对充满历史底蕴的院落,设计师要做的不是‘创作家’,而应该是‘翻译家’。”张越说,设计团队从收集历史信息开始,原址修缮、拆除违建、保留老物件、复原历史上的影壁……尽最大努力还原院落风貌。配合老城疏解整治促提升的整体要求,设计师们将外迁居民留下的腾空房重新设计,引入新元素,优先用于公共服务和文化交流。

当初的“公房院”摇身一变,成为古今交融、新老同存的“共生院”:红门灰墙、影壁过道、落地青砖、雅致窗棂,古韵悠然。两户留住居民的家里也有了大变化,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腾退居民的空房被规划成了五个功能区,打造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既能服务社区文化生活,又不打扰留住居民的日常生活。这些空房也有了新名字:“槐香客厅”是胡同居民的聚会场所;“议商暖阁”是居民议事协商的多功能厅;“值年小站”是志愿服务站点;“文馨书馆”是家庭及代际互动类共享空间;“琢玉学堂”则是胡同修缮整治历程的展示厅。

如今,老街坊们隔三差五地就来这里聊家常,张越也常来此“故地重游”。她说:“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新老建筑的共生、新老居民的共生,更是历史与现代的共生。”

古桥“减负”焕活中轴

感受现代城市与历史文脉的共生,还可以走上这座桥。

钟鼓楼向南约500米,是中轴线与大运河玉河段交汇、屹立700余年的万宁桥。自元代始建至今,它一直承担着联系城市南北交通的功能。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曾经打着“石膏”、挂着钢架的万宁桥“如释重负”,桥体风貌完整呈现,桥墩上的纹路清晰可辨。古桥东西两侧整治一新,配电箱等市政设施入地,遮挡桥体的绿植被移栽,河堤上镇水兽周围的架子被拆除,改用矮小的石墩保护。

“过去考虑更多的是民生需求,当时的人们选择了简单的方式,沿着桥体进行挂设。”站在万宁桥畔,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所长叶楠述说着古桥的“前世今生”,“城市建设,让附着于万宁桥之上的设施越来越多,近年来,北京推动老城保护与城市更新,逐步解决长期困扰万宁桥保护与展示的难题。”

整治,更多是在做“减法”。相关部门采取多项举措为万宁桥“减负”:桥面通行车辆限速每小时30公里;限载总重20吨,单轴13吨;调出82路公交车和3条夜间线路;将铰链公交车改为单机公交车……万宁桥一期修缮工程完成,同时调整了东侧的绿化空间,增加亲水步道,修整桥西侧的河道驳岸。

风貌恢复的背后,是一座城市的努力。近年来相继出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都将尊重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完整性、延续历史文脉作为重要内容。

“在为古桥拆除附属设施的过程中,我们邀请桥梁专家和文物专家先后制定了5套方案,最终采用人工拆除的方式,最大限度保护桥体安全。”中轴线申遗办文物腾退部副部长沈俊强说,施工选在夜间进行,尽量不影响万宁桥交通及什刹海景区游客的观光体验。所有拆除的废料都做了无害化处理,既不扬尘,也不污染河水。

如今,万宁桥周边新添多处“留白”,叶楠指着每一处细细解读:“能够改移的市政设施、遮蔽桥体的绿植、不用的隔离墩,我们都给挪走。通过一个干净简单的场景,来烘托这座千年古都、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角’。”

岸边,几只镇水兽卸下了笼架,游人能够走近欣赏,感受古人“伏波安澜”的愿望,了解它测量水位功能背后所凝结的智慧。

数字赋能,让古桥和文物“活”起来。

“现在来到万宁桥旁,我们能看到澄清上闸遗址。在元代,它可是调节积水潭水位、保障通惠河上漕船通航的重要水工建筑。试着启动澄清上闸,看它是如何运行的吧!”在万宁桥西侧,“镇水兽”化身数字导游“水灵龙”,在平板电脑屏幕中跃然而出,带领游人随着定位的转换,感受澄清上闸、什刹前海、火神灵阁、皇城北门、景山之巅、钟鼓楼前等打卡点的文化魅力。

这是西城区打造的“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增强现实、3D地图构建等技术让真实与虚拟空间重叠,钟鼓楼前、万宁古桥、地安门、什刹前海、澄清上闸……一个个打卡点上,游人走近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轴线,感受“活”起来的中轴文化。

沿着这条轴线,北京城内,动人画卷徐徐铺展。

数读中轴线遗产

依据《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其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

规划合理划定中轴线遗产保护区域为遗产区和缓冲区,共计51.3平方公里。其中,遗产区包含承载遗产价值的15处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之间必要的连接区域,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缓冲区包含遗产区周边且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联系紧密的区域,总面积约45.4平方公里。

点评

创新性举措助力中轴线保护

吕舟

北京中轴线连接起过去和未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也是北京城市发展的现实见证。

在中轴线保护的过程中,北京市正在通过文物建筑修缮、非文物建筑整治、石质文物保护等分类措施,不断提升遗产保护的完整性。我们可以看到,钟鼓楼、正阳门、先农坛等一批文物古建得到了保护修缮。为了恢复中轴线景观视廊,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完成了降层,前门大街沿线“第五立面”开展了环境提升工程等。

伴随中轴线保护,针对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平房直管公房,北京市创新性提出申请式退租政策,即居民可根据个人意愿,不用等到整院腾退,就能改善居住条件。2021年以来,钟鼓楼、故宫、天坛等中轴线周边陆续开展申请式退租,成百上千的老城住户陆续迎来新生活。

得益于中轴线保护,老城历史格局与传统风貌不断得到强化,中轴线周边环境得到整治提升。现在无论是从钟鼓楼、景山等高处俯瞰,还是沿街漫步、骑行,都可以领略中轴线文化精华,感受老城历史风貌。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