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是一处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还曾是皇家狩猎之所。然而,自清末起,由于人们肆意围猎、乱砍滥伐、开垦田地、放火烧荒,塞罕坝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逐渐变成风沙漫天、人迹罕至的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三代塞罕坝人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创造出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现今,塞罕坝草长莺飞,有着“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之美誉,成为绿色明珠、人间天堂。在半个多世纪的耕耘与坚守中,塞罕坝人也用热血和汗水铸就起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绿水青山的召唤

建设塞罕坝林场,是新中国林业发展的绿色召唤,也是党和国家交付给塞罕坝人的时代重托。

1961年,为破解沙漠南侵的困境,时任国家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的刘琨率队来到荒沙漫地的塞罕坝,考察研究治理土地沙化问题的出路。一见到塞罕坝的地形地貌,刘琨便作了一番形象描述:“这里海拔接近1500米,北京海拔只有40米左右。沙尘暴刮到北京不是扬过去的,而是居高临下,成百吨成千吨砸下去的。”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刘琨不信邪:“共产党为老百姓谋福利,就得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于是,他率队在高寒雪原上踏勘了3天,最终在康熙点将台石崖下发现了天然落叶松的残根,并在附近找到了一株粗壮挺拔的落叶松。见此盎然绿意,刘琨激动地流下热泪:“这棵松树少说也有150岁,它证明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此后,林业部经过反复论证,认为可以在此进行大面积造林,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而这株颇具标志性意义的青松也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功勋树”。

1964年早春,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便带领职工拉开了马蹄坑造林大会战的序幕,也奏响了披绿塞罕坝的乐章。会战开始后,所有建设者不分干部与群众,全部干在一起,战在一处——吃住在山上,饿了啃窝头,渴了喝雪水,累了睡窝棚……初春的塞罕坝,寒风卷着冰凌四处呼啸,宿舍如同冰窖,入夜只听一片牙齿打战声。面对严寒,大伙没有被吓倒,而是开动脑筋,将石块扔进火堆里烧热,再放入被窝取暖入睡。

在这场苦累交加的大会战中,所有人都不曾抱怨退缩,因为大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树种活!经过30多个昼夜的奋战,516亩落叶松小苗扎根马蹄坑,成活率高达96%。这一成绩的取得,意味着塞罕坝人终于在这片荒漠上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片林场,更标志着塞罕坝大规模造林工程的全面启动。

望火楼里的守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造林不易,护林更难。在塞罕坝,用于防火瞭望的望火楼往往建在林场高处,人迹罕至。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防火技术愈发先进,但防火工作依然离不开人力瞭望的支持。自林场开建以来,共有超过20对夫妻曾在一座座孤独的望火楼中驻扎、守望……

1983年,赵福州来到塞罕坝,与爱人陈秀玲一同驻守于天桥梁望海楼。兢兢业业40载,山上的一草一木已经成为夫妻俩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赵福州说:“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老一代人创造的林子守护好,不发生一缕烟。”每年,在长达10个月的防火期内,夫妻俩每隔15分钟就要在楼上瞭望一次,一年下来达数万次之多。身处林海深处,海拔高、气温低,感冒发烧、关节炎等病痛是家常便饭,日常虽有夫妻相互陪伴,但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仍需要“守林人”具有强大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在望火楼工作期间,陈秀玲怀上了第一个孩子,夫妻俩知道后欢喜非常,无时不在期待着小生命的到来。怀孕7个月时的一天,陈秀玲在水缸边化雪水,不小心被缸沿硌到了肚子,顿觉腹痛难忍。但是,因大雪封山、交通不便,13个小时后,奄奄一息的陈秀玲才被辗转送到医院,经过抢救,大人脱离了危险,可胎儿却没能睁眼看一看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两年后,随着儿子赵东杨的出生,夫妻俩的失子之痛才稍稍得以平复。然而,在望火楼上,孤独的小东杨并没有同龄玩伴,每日只能和花鸟树木交流,直到3岁还不会说话。赵福州夫妇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们也明白,寡言似乎才是这个家的主旋律。

在这样的环境中,赵东杨上学自然也晚, 直到10岁才进入小学。自此,每天长长的放学路上,总是映满他孤独的身影。到了初中,小东杨便和所有望火楼家庭的孩子一样寄宿在学校。寒冷又漫长的夜里,躺在宿舍床上的他总是忍不住担心山上的父母:他们冷不冷,会不会生病……虽然成长路上缺少父母的关爱,但他懂得,父母守着的那片林子,是爷爷们一棵树一棵树栽成的,这片绿海来之不易,一定要守住、守好。

初中毕业后,赵东杨参了军,退伍后又主动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回到塞罕坝,成为塞罕坝森林消防大队的一名消防队员。薪火相传,代代坚守。上岗前一天,赵福州欣慰地望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好好干!你爷爷种树,你爸爸守林,你就要继续把林护好!”

“六女坚决要上坝”

“六女坚决要上坝,嘿,要上坝!哪怕它,冰天雪地风沙大,哪怕它,深山密林无人家,六女坚决要上坝……”这首名为《六女坚决要上坝》的歌曲,唱出了塞罕坝六姐妹的无畏与坚持,更唱出了一批批创业者的坚守与奉献。

1964年,即将高中毕业的陈彦娴在与宿舍同学闲聊时,谈起了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聊到兴头的陈彦娴当即表示:“我的理想就是像梁军那样,开着拖拉机驰骋在原野上,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就这样,怀揣理想的她同其他5个姐妹一起,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来到了塞罕坝林场。

六姐妹上坝后,吃的第一顿饭是又黑又黏的莜面饼。看着捧着饭碗面露难色的姑娘们,食堂管理员说:“吃吧,这是咱们林场招待客人最好的饭菜!”而这个初来乍到时的“下马威”,在接下来的艰苦生活面前,变得愈发微不足道:塞罕坝的冬季寒冷而漫长,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天气可持续4个月之久,屋外的积雪堆到膝盖,寸步难行;房屋不够住,很多人住在仓库、马棚、窝棚里,吃的是莜面块垒,喝的是积雪融水,身上的棉衣、皮袄常常被冻成硬邦邦的“冰甲”,而身下的褥子则被冻成一块块坚硬的“铁板”……

六姐妹的工作地点位于林场育苗站。为了掌握好播种技术,她们苦练基本功,每天不停地取苗、放苗、盖土,满手都是开裂的口子,胳膊更是肿得抬不起来;为了给幼苗施有机肥,她们忍着恶臭,一瓢接一瓢掏舀大粪,没有一句怨言;为了让第二年春天的造林行动顺利进行,寒冬腊月里,她们在凛冽刺骨的冷风中清理残木,汗水将棉袄浸湿,又结成“冰甲”,走起路来“哗哗”作响,竟如铜铃般清脆。就这样,6个姑娘用青春和汗水,践行了她们向组织的承诺:“别人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不信干不好!”多年后,陈彦娴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幕场景,依然感慨万分:“虽然这么苦,但是大家只想一件事,就是用自己的双手,把树栽活。我们完成了祖国交给的任务,一生为之自豪!”

续写新时代绿色发展新辉煌

在如今的卫星云图上,黄色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有一弯绿色的林带,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似一座雄伟蜿蜒的长城,坚定地守护着京津冀地区,成为“风沙屏障、水源卫士”。这,就是塞罕坝林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塞罕坝的绿色攻坚,也迈向新的征程。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亲切看望林场职工,高度肯定了塞罕坝人长期以来的坚守和奉献。总书记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塞罕坝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苗木生产等方式,带领越来越多的贫困山村走上了致富路。毗邻塞罕坝林场的哈里哈镇哈里哈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抬头望山秃,低头见河干。山地脱皮下河川,冲走沟里百亩田。大风一起难睁眼,一把柴火跑遍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哈里哈村仅用5年时间便实现了“脱胎换骨”,不仅成长为“塞罕坝生态第一村”,还建立起颇具规模的林业产业基地,村民收入大幅提高。探究5年巨变背后的原因,“坚持生态优先、用好绿色资源”是诀窍之所在。如今,哈里哈村一面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木兰秋狝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一面利用自身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经济,加快推进林产品生态有机认证,林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现在我们正忙着谋划开发林业碳汇,帮助村民实现绿色增收,前景好着哩。”哈里哈村党支部书记赵艳杰兴奋地搓着手,眼中满是希望。

燕赵儿女多壮志,不负青山不负人。塞罕坝精神孕育于从莽莽荒原到苍翠林海的历史巨变之中,铸就于一代代塞罕坝人的接续奋斗之中,传承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如今,新一代的塞罕坝人开启二次创业,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铭记于心、付诸行动,在无垠林海续写下新的绿色传奇。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从塞罕坝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续写塞罕坝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魏翔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