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政治

【强国讲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报告人: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简 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中国人民大学郑风田教授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一战略部署,从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等六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总播放:101825
发布时间:2023-10-19 10:36
  •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郑风田教授简要介绍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与短板,并从建设农业强国的五大目标、五大中国特色、三大原则着重阐述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紧要性和重要意义。[文稿][课件]

  • 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农业强,首要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提升粮食产能仍然是首要任务,关键还是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头。[文稿][课件]

  • “三农”工作重心已经实现历史性转移,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总的要求仍然是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中国人民大学郑风田教授认为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是“五个振兴”中的重要内容,并通过生动事例介绍我们正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文稿][课件]

  •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必须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从发展农业科技来看,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中国人民大学郑风田教授介绍了作为世界农业强国的荷兰依靠先进科技使其农产品出口额高居世界前列的案例。[文稿][课件]

  •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文稿][课件]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必须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有效机制。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文稿][课件]

     

    2a05d88ee39d40c7a510f9434a0153cb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者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而最大的创新就在于,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集中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背后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服务城市,农业农村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农业农村发展却相对滞后。能否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必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再到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既是对新时代“三农”形势的清醒认识,也是告诫全党,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三农”的基础地位都不会改变,都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今天,我主要讲以下内容。

    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涉及“三农”的内容很短,却用很大篇幅来强调粮食安全。为何?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为此,中央和地方还将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举措,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要树立大食物观。而且,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还要充分利用林地、草地和江河湖海等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还要强调食物多样化。所以,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建设农业强国,当前要抓好乡村振兴。总的要求仍然是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其中,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是重要支撑。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我们会从荷兰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案例中带来一些启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比如,国家提出乡村建设“183”行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一、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农业是基础,基础不牢大厦不稳。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农业发展。农业是近两亿人就业的产业,农村是近5亿农民常住的家园,只有把农业农村搞好了,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他们才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城乡在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比值持续缩小,2022年为2.45,而发达国家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均衡,大都低于1.5。除此之外,在老有所养、污水处理、快递到村到户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可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还需在这些问题上发力。

    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几亿农民整体迈入现代化,会释放巨大的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目前,我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各地也相继出台政策、举措鼓励农民进县城买房,不仅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更有利于提升城镇化质量。

    农业还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农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极端重要的国家安全。一旦农业出问题,饭碗被人拿住,看别人脸色吃饭,还谈什么现代化建设?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现在,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受制于人均资源不足、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三农”也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这是党中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业强国的五个共同特征。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所谓共同特征,就是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其中,粮食自给是一个重要体现。

    农业强国的五大中国特色,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二是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三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四是赓续农耕文明,五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贵州“村超”“村BA”火爆出圈来看,就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要立足农耕文明根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建设农业强国的三大原则。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针对未来5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分别制定路线图和施工图,强化规划的法规效力。制定规划要同现有规划相衔接,保持工作连续性,不能“翻烧饼”。二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分阶段扎实稳步推进,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干下去。三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要从本地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入手,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办一项是一项、办一件成一件。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