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航天强国,首先要考虑什么是航天强国。建设航天强国不是航天某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的强大,而是航天事业的全面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空间站建造、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等重大航天工程领域发展迅速,开启了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
什么是航天大国?一是能独立发射应用卫星和探测器;二是能独立研制运载火箭和航天器;三是能独自管理卫星。什么是全面的航天大国?我认为是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国家。现在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能称为全面的航天大国。满足以上条件,并且在航天各个领域都全面领先的国家可以称为航天强国。
按照中国航天白皮书《2021中国的航天》的内容来看,航天活动包括:第一,发展空间技术与系统。空间技术与系统包括七个方面:航天运输系统、空间基础设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发射场与测控、新技术试验、空间环境治理。第二,培育壮大空间应用产业。空间应用产业既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部分,也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一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比如,卫星通信是产业,通过遥感卫星寻找矿产也是产业;另外,月球资源开采更是空间应用产业的一部分。近几年,一些国家还在探讨、论证在月球建立发电站的可行性。第三,开展空间科学探索与研究。比如,空间的微重力实验,这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学科。第四,推进航天治理现代化。这部分包括持续提升航天创新能力、强化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加快发展空间应用产业、鼓励引导商业航天发展、积极推进法治航天建设、建设高水平航天人才队伍、大力开展航天科普教育和文化建设。在鼓励引导商业航天发展方面,我国一直鼓励商业航天的发展。目前,国内活跃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有上百家。在建设高水平航天人才队伍方面,我们要加快建设航天领域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壮大人才队伍规模,加强航天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培养航天后备人才队伍。第五,构建航天国际合作新格局。
现阶段,我们在空间技术与系统方面是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其他方面,我们还有要进步的地方。第一,卫星用户数量。比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内用户数量多于GPS。但是,在北美和西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户数量小于GPS。第二,运载火箭。我们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但是和美国的“土星5号”相比还有距离。第三,我们在小行星和系外行星探测方面也与世界领先水平有一定差距。比如,美国在很早之前就发射了木星和土星探测器。在深空探测领域,美国的旅行者号探测器飞出了太阳系的边缘,进入了星际空间。第四,在空间天文观测方面,我们也与世界领先水平存在差距。第五,在月球探测领域,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第六,在太空望远镜方面,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和韦伯太空望远镜已经传回了许多宇宙观测成果。我们的太空望远镜按计划也将在近年发射。第七,在商业航天和航天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美国的优势相当明显。第八,我们的航天材料、元器件、操作系统在技术水平上,与世界领先水平还有差距。虽然我国在一些航天领域还与世界领先水平有差距,但是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我们的航天事业,就能在将来形成赶超。比如,中国的重型火箭正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研究。在月球探测方面,目前,我国探月四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在“嫦娥六号”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七号”实现月球南极原位科学与资源探测后,“嫦娥八号”任务将初步构建起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并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另外,我们在火星探测方面也有计划。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在与航天事业发展有关的体制机制上不断完善发展。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坚定道路自信,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密集突破,我国航天强国建设正在阔步前行。我们在建设航天强国的道路上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在进步,别的国家也在进步,所以,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必定也是漫长而曲折的。但是,我们有信心,中国航天将在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方面当好“排头兵”,将以航天梦来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