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中国理论网: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1]。卫生与健康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它既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健康之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新时代的当下,该怎样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呢?笔者以为,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必须做到下述几个“坚持”。

一、坚持党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首先是坚持政治领导。“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2]毛泽东同志指出,“卫生工作是关系着全国人民生老病死的大事,是一个大的政治问题,党必须要把它管好。”[3]进入新时代,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过程中不但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而且也同样遭遇各种问题、考验和挑战,为此,必须坚持党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在卫生与健康工作中将讲政治放置于首位,政治建设自始至终贯穿其中,确保全国全社会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对于卫生与健康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领会和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犹豫不迟疑不打折扣。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切实担当起领导责任,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确保党中央卫生与健康工作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危难之中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党性和政治素质,在卫生与健康领域发生重大风险、危及社会整体安全的时候,作为共产党员更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4]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服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和统一调度,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新时代人民卫生与健康思想落地落实,确保党中央卫生与健康各项决策部署坚决贯彻执行。

二、坚持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原则

公益性是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理必须恪守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要求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就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而言,“公益性”强调和突出的是人民群众获得卫生与健康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性”坚持将卫生健康事业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以法律形式旗帜鲜明地规定了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性质,总则第三条明确要求“医疗卫生事业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公益性,从而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卫生体制都是沿着公益性的道路在向前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物质的需求已经得到基本满足,随着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成为国家新的奋斗目标。因此,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当坚持卫生健康事业的公益性这一原则。在医改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卫生健康事业要坚持公益性,各部门不能从医疗服务中谋取利益。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6]。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党和政府为所有患者进行免费的治疗和服务,应治尽治,确保每个患者能够得到精心的治疗;在新冠疫苗接种上,党和政府又宣布全民免费接种。这些都证明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是以公益性为基本价值准则的,充分保障医疗服务人人享有,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健康发展。坚守健康公益性价值立场要正确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在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公益性的过程中,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提升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市场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决定我国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必须强化政府的“有为”。政府也要充分尊重市场在卫生健康要素方面的调节作用,激发其内生活力,引导其向公益性方向发展。

三、坚持加强防治结合、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

所谓防治结合是指通过预防与治疗两种医疗卫生行为的有效衔接、相互协同,尽可能地减少卫生与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达到维护和改善人群健康的目的。防治结合是中外医学界多年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智慧和卫生健康治理的先进理念和思路,防治结合要求实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防治结合要求:预防和医疗协同,各个医院及各种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职责职能,分工协作,集心协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预防和治疗服务;医防融合,在医疗卫生机构内,科室、医务人员共同为人民群众提供治疗与预防服务,既缓解病情又预防新病发生。预防和治疗是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的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段,加强防治结合,共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加强防治结合也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应有之义。“上医治未病”,预防甚至比治疗更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预防为主一直是党和政府矢志不渝坚持贯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4]“防治结合”是习近平提出的积极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自觉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方式。党的二十大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1]加强防治结合是按医学发展客观规律办事的必然要求。预防和治疗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都属于医学卫生健康的整体范畴。加强防治结合是满足人民卫生健康新需求和实现身心健康新期待、促进卫生健康关口前移、实现对疾病的“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和早治疗)目标,更加积极有效应对传染病和慢性病,提升卫生健康资源效益。

四、坚持卫生与健康事业和成果的共建共享

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共享新时代健康中国发展成果要靠人民群众共建来实现。所谓共建即是说,健康中国建设是中国全体人民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仅仅是看客和旁观者,不能置身事外,健康中国建设需要的是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全力投入,每个人都要树立卫生与健康事业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意识,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加入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大军中来,充分发挥众人的聪明才智和各方面的能力,共建健康中国美好未来。在推进卫生与健康伟大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热情和激情,增强其信心和决心,发挥其无穷的聪明才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7]抗击新冠疫情的重大胜利生动诠释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和归宿。所谓“共享”即说,人民群众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成果拥有平等分享的资格和权利。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8]作为一切工作的准则。人民群众主体共享卫生与健康发展成果是覆盖全体人民的真正共享,“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4]卫生与健康成果、健康权益全面共享是涉及全行业、多领域的广义卫生健康成果共享。“共享”要求在做大卫生健康成果“蛋糕”的同时,也要特别注重公平普惠的分好卫生健康成果这块“蛋糕”。2014年12月,在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9]共享卫生与健康资源和成果不会因民族、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不同而产生巨大差异。为此,当下亟需完善和健全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和体系,加大对损害健康环境行为的监督管理与法治惩治力度,加强对药品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和处罚力度,鼓励和支持健康产业的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五、坚持中西医并重,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6]。2019年,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10]。这就明确地阐明了中西医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能够在彼此互补的情况下产生叠加效应,发挥各自独特优势共同助力于健康中国建设,这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今后促进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10]。在与疾病作斗争方面,“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11]。对于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不仅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传统健康养生理念,经过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中医药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12]。中医药以其“效、廉、验、易”等独特优势施惠于无数中国百姓也深为百姓所信赖和喜欢,对健康中国建设无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2月,在西安考察一家中医馆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们自己也很喜欢看中医”[13]。

在人类医学史上,中医与西医各有所长,当然也各有所短,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中医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于中国人的健康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中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之一,与西医有着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如何辩证处理中西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14]。中医专家和西医专家真诚地分工合作,各展所长、联手战“疫”。在过去的3年联手抗疫的峥嵘岁月里,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优势大大提升了我国新冠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降低了病死率。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15]。可见,这种优势互补的模式让古老的中医药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关系必须是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相得益彰。

【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卫生健康战略思想研究”成果】

(作者系广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员,法学博士,社科联常务副秘书长)

注释: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奋斗》,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9页。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8页。

[3]《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05页。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73、256、215页。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2019)》,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401页。

[6]《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8月20日。

[7]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人民日报》2020年5月23日。

[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

[9]习近平:《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

[10]习近平:《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改革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人民日报》2019年7月25日。

[1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8页。

[12]习近平:《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求是》2020年第18期。

[13]《习近平谈中医药》,《中国日报》2016年12月8日。

[14]《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6日。

[15]《习近平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强调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人民日报》2020年6月3日。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